一是在商户POS端安置测录设备,通常是在POS端和收单银行连接的电话线上搭一个收发器,这个就是我们说的勾线方式。还有改造ATM自助终端、安装自助银行假门禁、摄像头偷录、在ATM上张贴假告示。还有一个是最原始的,柜台和ATM的偷窥,这个表面上听起来好像不太可能,但是实际上真实发生的案例里面有不少密码是这样被窃取的。因为有些消费者的心理,比如说人站远了,觉得用手挡着输入密码,第一没必要,第二会觉得这样做有点不好意思的感觉。为了大家的资金安全,输入密码的时候还是小心为好。
主持人:所以像这种没有高科技技术含量的犯罪也还是蛮多的。
郑亮:也还是占一定比例的。接着刚才的说,伪卡犯罪的第二步,利用窃取到的账户信息制造伪卡,就是将帐户信息用一些磁条读写设备写到空白银行卡里。第三步,开始窃取资金了。犯罪分子往往通过购买易变现的大额奢侈品,比如珠宝或者昂贵的手表等等,然后迅速变现。这是犯罪的三部曲。
银行卡能被克隆,持卡人利益谁来保障?
主持人:像通过伪卡卡里的钱转走了或者被窃取了,在持卡人的利益上面能否得到保证,银行是怎么做的?
郑亮:持卡人被诈骗了,银行首先是会全力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调查的。至于银行和持卡人之间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个可能要请律师从法律的角度说一下。
主持人:具体的问题高律师能给大家分析一下吗?
北京高警兵律师事务所、中消协律师团成员高警兵(搜狐-王玉玺/摄)
高警兵:刚刚讲的说一定要把责任分清楚,到底是银行方面工作问题出现的结果,还是说客户自己被偷窥或者不是银行方面的问题遗失了,所以不是一概而论的,要分清责任。
主持人:您有没有接触过类似的打官司的案例,一般是个人责任的,还是银行责任的,这个有具体的数据吗?
高警兵:这个还没有经过调查。
主持人:由于个人原因把密码透露给别人或者别人通过偷窥的方式泄漏了密码,这个一般发生了盗窃最后责任在哪?
高警兵:无论哪方面,最后承担的责任是需要支持的,如果银行的责任,要根据有关规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再拿证据支持,如果消费者个人,也得有证据来支持他,如果说经过调查之后觉得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全责还是部分责任,都要根据事实来确定。
张德志:像消费者,因为银行的交易,尤其现在有了网上银行、电子银行等,交易行为实际上是非常特殊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输入卡号、输入密码就可以完成交易,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泄漏自己的密码基本上的资料以后,造成了财产的损失,在司法实际上得到法院方面支持的案例应该说是非常有限的,客观的说来,如果是证明银行没有责任的话,这里不是为银行说话,我觉得如果消费者遭到损失之后又没有人赔偿,这是损失最大的。千万别寄希望于我的损失由其他方式给我承担去,或者当事方,因为银行是当事方之一,实际从现在的规定、技术手段来讲,银行只要履行了相应的责任以后就不是责任的承担体,这样消费者要更加重视保护自己的信息,特别是卡号和密码,这是核心的核心。除了网上银行和电子银行交易需要你提供密码,当然你要确认好网站和银行给你提供的真实身份以外,银行的人员,包括公安局各方面通过电话或者是有的甚至面谈,向你索取银行卡号都有权拒绝,只有到银行固定的服务场所,在他完全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双方可能会有这方面的交流的时候,你才能够把自己的密码,还不是口述给他,他会要求你输入的方式的,一般不会要求口述的。
主持人:因为银行工作人员,我从来没有接触过要求你把密码说出来。
郑亮:对,银行工作人员是不会要求你告诉他你的密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