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心理探索

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同理心?

2015-05-28 17:15:03 来源:心灵咖啡网

   “你总是没有耐心坐着听。”

 
  “你总是只顾着解决问题。”
 
  “你就是不明白你说那话的时候有多伤人。”
 
  “你就是不了解。”
 
  这类话语,以及其他在人际关系中无数次说出或想到的批判,往往指向一个常见的问题:对于对方缺乏同理心。这篇博文将阐明同理心的性质,同理心为何那么重要,以及提供九条实用的方针,以应对这个对成功的人际关系造成阻碍的问题。
 
  同理心是正常运作的人际关系的先决条件。不管是私人场合,如婚姻、爱情、友情、亲子关系,或者是专业场合,如经理与职员、专业人员与客户、师生、同行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对别人的处境产生同理心,会促进彼此之间的信任,以致沟通公开、真诚,因而促进人际冲突的解决以及建设性的变化。的确,丹尼尔·戈尔曼最近进行的有关情商的研究,显示了一个人的情商,有时比智商来得更重要,而同理心又是情商的一个中心成分。卡尔·罗杰斯针对同理心在心理治疗和其他人际关系中建立信任的重要性所作的初步研究,甚至已经为开发测量个人的同理商数的自我报告清单铺平了道路。
 
  至于这些清单确切在测量什么,以及一个人能做出什么以增加同理能力,目前还存有显著的争议。有些研究人员将同理心视为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情绪状态的情绪反应,而认知叙说的依据,主要或完全是为了理解另一个人的心态。但是,这两个极端,都无法捕捉到同理心蕴含着情感上和认知上的成分的概念。在这篇博文中,我将会向你形容这样的一个综合的叙述,目的是要告诉你如何才能有同理心。那么,同理心是什么?
 
  同理心的美德
 
  首先,我们要分辨同理心为心态,以及同理心为性格。两者有所关联,因为性格具同理心的人,往往会在论及别人的处境的时候,会产生同理心的心态。
 
  同理心的心态,涉及了和另一个人的主观世界里所发生的事产生共鸣。你对一个人产生同理心的时候(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称那个人为你的同理心的“目标”),你不仅知道你的目标正经历什么样的事,你也感觉得到他的感受,同时又如同罗杰斯所说的“不失去‘如同’的特性”,意即:不失去你作为观察者的客观角度。比方说,你的朋友刚失去母亲;你虽然没失去父母,但是你还可以对他有同理心,因为你会知道失去父母亲的感觉。如果失去了一位在你的生命中扮演那么重要的角色的人,你可以想象你再也见不到他/她,和他/她倾诉心声,或者感受到他/她的爱和支持。所以,即使你没有失去你的父亲或母亲,也可以想象这个经历会如何。这就是“设身处地”的意思。这么做,也能让你感受到这样的损失,如同它发生在你身上一样,但又不失去‘如同’的特性。这里的情感反应,包括了一般上伴随着丧亲之痛的躯体感觉,如:肚子胀气、喉咙有压迫感、眼泪盈眶。你可能也会产生一些和这种悲伤情绪有关的一些行为倾向,例如:试图做些什么以纠正情况,同时断然意识到,已经没有什么能改变亲人之死的残酷事实。
 
  尽管如此,有些人就是无法和别人的经历很好地产生共鸣。他们虽然能理解他人的处境,但是他们没有所需的情感反应。又有些人甚至可能也不理解对方的处境。的确,我们当中有些人可说是比别人更富同理心,意即:有些人比别人更倾向于更频繁地产生同理心。
 

 1/6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冀柯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