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史海烟云

淞沪八百壮士血战幕后:中国盼西方支持被出卖

2015-06-12 16:31: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淞沪八百壮士血战幕后:中国盼西方支持被出卖

  谢晋元烈士像,及其题词“余一枪一弹决与倭寇周旋到底”

  原标题:淞沪八百壮士血战幕后:中国盼西方支持被出卖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任凭岁月流转,生死记忆难忘。当思绪重回1937年那场被称之为“血肉磨坊”的淞沪会战,曾经身为四行“八百壮士”一员的老兵王文川,依然心潮澎湃。一位曾经在王文川老人90高龄时前去拜访的淞沪抗战纪念馆工作人员回忆,当时老人因半身不遂已在轮椅上度过了30余个春秋,但老人仍旧能用口琴吹奏出曾经响彻浦江两岸、回荡抗日战场的《歌八百壮士》。这琴声,悲壮激越、血性昂扬!

  战歌在战火中孕育!那是1937年10月26日,寒露过后,人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江南深秋的萧瑟。始于当年8月13日的淞沪会战,已经持续两个多月。装备占优,并握有海空绝对优势的日军,陆续投入军队计约30万人,他们狂妄叫嚣:“三天占领上海,三个月灭亡中国。”

  “以身报国,誓不生还!”来自川、湘、桂、豫、黔、浙等地的70余万中国军人,不知有多少人立下了相似的遗嘱。在血与火交织的战场上,他们用血肉筑起长城,用生命垒起战壕,以伤亡25万余人的巨大代价,先后毙伤日军4万余人,彻底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会战后期,中国守军逐渐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8师524团的450余名官兵,死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以此牵制日军,掩护部队撤退。

  之前的漫天战火之中,谢晋元的身边已经倒下一拨又一拨战友。他所在的524团,先后5次补充兵员,累计伤亡人数超过全团总定员。“你们是孤军,没有后援!”临别时刻,上级如此叮嘱。“明白!”谢晋元语气决绝,他带领全体官兵宣誓,“四行仓库就是我们的埋骨之处!”

  见证“八百壮士”孤军奋战印迹的四行仓库,今天依然屹立在上海闸北区光复路、晋元路的交汇之处。随着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的大力修缮,当年在纷飞炮火中留下的斑驳弹痕,正在四行仓库西墙上还以历史原貌。

  “战斗在10月27日打响。”谢晋元的儿子谢继民说,当日午后1时,已经占据几乎整个上海的日军,开始向四行仓库发动进攻。见敌接近,谢晋元立即下令开火,从仓库多个角度形成交叉火力,让日军遗尸累累、狼狈而逃。

  与四行仓库相邻的,便是英租界。战斗中,英方曾派人劝说谢晋元率部卸下武器,退入租界。对此,谢晋元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们是中国军人,宁愿战死在闸北这块领土之内,也决不放弃杀敌的责任!”当英方问及中国守军人数,谢晋元急中生智:八百人!

  我以我血荐轩辕。28日,日军再以坦克掩护步兵进攻四行仓库。危急时刻,敢死队员、二连四班副班长陈树生在自己身上捆满手榴弹,从楼上窗口跃入敌群,与多名日军同归于尽。

  为国尽忠,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战斗间隙,“八百壮士”在阴冷的仓库里共计写下298封遗书,给妻儿、给父母,字字血泪,句句含情。舍身与敌同归于尽的陈树生烈士,在一件白汗衫上写下血书,留给远在四川大巴山的老母亲:“舍生取义,儿所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