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火箭有望2年内首飞
12月上旬,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成功送入轨道后,我国航天器运载工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200次发射。
目前,长征系列火箭在可靠性、安全性和入轨精度等方面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技术发展路线。与此同时,火箭研制和发射作为航天任务的“起点”,其技术方向和创新路径,也透露出整个国家的航天事业发展方向。
前100次发射历时37年,成功率为93%;后100次发射历时7年,成功率提升到98%
从统计数据看,从1970年到2007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前100次发射历时37年,发射成功率为93%,后100次发射历时7年,发射成功率大幅提升到98%,与世界各航天强国的最近100次发射成功率相比,位居前列,超过俄罗斯的91%、美国的97%。不过,美俄两国作为航天强国,航天发射总次数仍要远远超过中国。
运载火箭技术是尖端技术,现在世界上拥有卫星发射能力的主要有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日本、印度等少数国家和地区。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专家介绍,我国运载火箭发展了44年,前30年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水平与美、俄等世界航天强国相比处在落后地位,与日本、印度同处于第二梯队,同美国、俄罗斯、欧洲相比,无论在火箭性能、可靠性、生产能力、年发射次数等方面无法相提并论。这十几年,在我国航天重大工程任务的强力带动下,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入了高强密度发射阶段,年发射次数由原来的3—4次,提升至现在的15—20次,成为世界上独立完成第三个发射次数达到200次的国家。火箭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最近100次火箭发射的成功率一跃达到9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介绍说,两个100次发射的背后,其实是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比如,在国家一系列重大工程的牵引下,运载火箭的生产能力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由1998年的年产8发火箭,提升到目前的21至22发火箭,实现了组批投产。
曾经以一张草图拿下发射合约,18个月把新型火箭竖到发射场,创造了世界航天史的奇迹
事实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起步十分艰难。在当时国内技术力量和工业基础还十分薄弱的情况下,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使我国成为第五个具备发射人造卫星能力的国家。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从1970年至今,先后有13种型号投入使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常温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的技术跨越。
据介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经历了5次重大的技术跨越,包括独立研制发动机,以四机并联形式将起飞推力由100吨级增至300吨级;攻克液体末级火箭技术,具备了高轨卫星发射能力;低温火箭技术再次突破,火箭末级能力更强;突破助推器捆绑分离技术,运载能力成倍增长;按发射载人飞船要求提升可靠性等。
雷凡培介绍说,火箭研发和发射中,航天人表现出自我加压和创新超越的激情,在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研制过程中,航天人从一张草图拿下发射合约,到18个月把新型火箭竖到发射场,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还有航天技师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保护眼睛,长年不看电视。
- 相关阅读
-
俄核导弹列车将重新上路 携带导弹多生存能力强
资料图:退役后才公开的SS-24铁路机动洲际导弹原标题:俄核导弹列车将重新上路 携带导弹多生存能力强【环球军事报道】在渺无人烟的西伯利亚荒原,一列看似寻常的列车突然打开中部车厢的顶盖,高高竖起一枚重型战略...
-
外媒:中国已成第3大武器出口国 发动机受局限
资料图:图为珠海航展展示的最新改进型歼31战斗机原标题:西媒称珠海航展展出先进武器显自信 还有待进步【环球军事报道】西班牙欧亚评论网12月12日文章称,2014年11月11日至16日,在广东省南部沿海城市珠海,举办...
-
解放军新型战机从中距打到近距 空战评估系统曝光
人民网北京12月15日电 日前,在广州军区空军组织的新型战机空战对抗演练当中,空战对抗技术评估系统的运用让空中演练场变得透明,实现了空战评估、实施精准、战场胜负一目了然。 在华南某地,一场自主战术空...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