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孔器是上山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在山下周遗址,记者见到了迄今已出土的最小的穿孔器,直径仅5厘米左右。蒋乐平说,以往发现的穿孔器至少是它的3倍大,穿孔器起到加重器的功能,先民们把它套在木棍上加大重量,使用起来更有力。这么小的穿孔器到底是做什么用的,也是个谜。
考古专家从出土的器物和遗址分布分析,9000年前的金华是“宜居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浦江上山文化遗址海拔在50米左右,山下周遗址、青阳山遗址海拔在44—50米,这说明先民已渐渐从穴居向河谷台地聚居。大量出土的陶器、石器等器物也说明当时定居生活已经开始。至于从穴居到旷野定居,依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所指示的是定居还是完全定居?在考古专家看来,仍谜团重重。
9000年前的人类如何在山下周遗址一带生活,现在我们还无法得知。而更大的待解之谜是附近是否还有其他重要人类活动遗址?随着今后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惊喜出现。(据《光明日报》、《金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