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历史考古

死海古卷展出引发所有权之争

2010-03-31 20:34:50

来源:新京报

  与普林尼同时期的历史学家约瑟普斯也在自己的文章里记述过艾赛尼人,“他们远离一切世俗快乐,自我控制,屈从于高尚良好的品德。”

  根据这些史料,许多学者认定,艾赛尼派就是库姆兰宗教团体,而库姆兰宗教团体很有可能就是“死海古卷”的记载和保存者。

  现实 三国相争以色列占优

  现在的库姆兰静静地依靠在死海边,远离了古远的战争历史和现世的纷争喧嚣。但以色列和约旦人却难以享受这种平静。为了争夺“死海古卷”,这两个国家已经争执了60多年。几乎从“死海古卷”被发现之日起,它的归属权就成了与它的身世一样的谜团。

  “我们已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投诉,重申古卷属于约旦,”约旦文物部门的官员在声明中表示,“政府有法律文件能够证明约旦才是古卷的合法拥有者。”约旦官方表示,1967年以色列占领东耶路撒冷时,以色列军队从巴勒斯坦博物馆夺走了“死海古卷”以及其他文物,而该博物馆当时是由约旦管理。

  以色列考古当局则回应说,以色列才是“死海古卷”的合法拥有者。他们认为,“死海古卷”记载的是古犹太人宗教、文化和历史,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教义规则,这跟约旦没有关系。对此,巴勒斯坦也表示抗议,但无论从国际政治角力还是西方支持方面来说,约旦、巴勒斯坦都难以与以色列相抗衡。

  在硝烟难以平息的中东地区,“死海古卷”的所有权争夺仍在继续,而这可能是“死海古卷”的作者———基督教义的原始尊崇者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也不是他们把这份珍贵文物拼死传承下来的初衷。

  背景

  传库姆兰宗团为古卷守护人

  牧羊人无意中发现“死海古卷”,成20世纪最大考古发现之一

  1947年,贝都因族的一名牧羊人为了寻找一头失踪的山羊,走进古犹太沙漠库姆兰旷野的一个山洞,他踩破了一个陶罐,却无意中造就了上个世纪最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一批写在莎草纸、动物皮肤和铜铸残片上的腐朽经卷。

  古卷含800余卷内容

  这个发现最终让整个世界欣喜若狂。从1947年开始,考古学家历时10年时间,完成了这批卷帙浩繁的古经卷的发掘工作。由于埋藏地点在死海边,这批古卷被世人称为“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星星点点地散布在库姆兰群山的11个洞穴里,共包含了800多卷内容,写于公元前300年,到公元后70年间,距今有两千多年历史。古卷中包括许多从未流传过的圣诗、祷文、历法、生活守则等。这些破碎的文字,断断续续拼凑出人类寻找已久的历史上第一个千禧年的故事。在考古价值上,“死海古卷”对于加深对圣经的理解,和了解犹太教、基督教的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罗马入侵改变古卷命运

  现在,如果你前去古卷出土的库姆兰地区旅游,库姆兰地区的导游都能告诉你一个关于古卷来龙去脉的故事。从古卷出土之日,这个故事就开始世代相传。相传库姆兰地区是一个犹太人修道者社团的聚居地,这个社团自称艾赛尼人,后人称为库姆兰宗团。他们把终生都奉献在保存古卷上。当基督耶稣开始讲道,他们是耶稣的忠实记录者。罗马人入侵了他们的家园,库姆兰宗团成员仓皇地将古卷装入陶瓮,并封存在悬崖的洞穴中。

  战争失败后,库姆兰宗团被彻底毁灭,岁月流逝,那些存放在洞穴中的经卷也就湮没于死海旁的荒漠之中。

  • 相关阅读
  • 世界第八奇迹苏联“琥珀宫”有望月底现世

      据英国媒体19日报道,在二战中被纳粹劫走的苏联圣彼得堡“琥珀宫”曾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然而二战结束后,这一旷世宝藏就从世人眼中彻底失去了踪影。几十年来,无数探宝者和历史学家都...

    时间:03-31
  • 科学家发现远古蛇吃恐龙证据 距今6700万年

      北京时间3月4日消息,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块距今6700万年的蛇化石,当时,这条古蛇就盘绕在一些恐龙蛋以及一个恐龙幼仔周围。这是有关蛇吃恐龙的第一个证据。美国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家保罗&m...

    时间:03-31
  • 考古学家发现亨利二世情妇因喝黄金液身亡

      法国专家于2008年挖出了普瓦捷的遗骨,发现她的头发含有很高的黄金成分。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21日报道,戴安娜·普瓦捷是16世纪法国女贵族,因受国王亨利二世的宠幸而得名。考古学家通过对她的遗骨...

    时间:03-31
  • 具茨山岩画距今5000年 古文字之谜待解

      中国日报网消息: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赵德润10日表示,在河南具茨山发现的岩画,是中原地区首次发现的史前岩画,上面所刻的符号还有待破解。专家们认为,岩画形成年代大体在黄帝时期,距今5000年左右。  ...

    时间:03-31
  • 揭开商洛崖墓神秘面纱

      但凡来过商洛的朋友,都会对当地悬崖峭壁上大量排列的“岩洞”好奇:这些分布在悬崖峭壁上一二百米高的石洞子是怎么形成的?又是做什么用的?当地百姓相传这些“岩洞”是为了躲避匪患的&ldq...

    时间:03-31
  • 曹操墓争议未平刘备墓挖声又起

      据新华社电 近段时间,最吸引国人眼球的莫过于曹操墓被找到了,随后,刘备也“不甘寂寞”,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村民们联名上书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文物局请求对该县莲花坝皇墓进行勘测、挖掘,期望能...

    时间:03-31
  • 波罗的海沉船因气候变暖面临被船蛆吞噬危险

    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可怕的食木船蛆正在大举入侵欧洲北部的波罗的海。科学家警告说,这些动物对数千艘海盗沉船以及历史上的其它著名沉船构成威胁。几个世纪以来,波罗的海的低温含盐海水一直保护沉船免受蠕...

    时间:03-31
  • “和尚皇帝”梁武帝为何饿死于僧寺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作,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朝佛教的兴盛。南北朝时,佛教大盛,南朝梁武帝萧衍是位吃斋信佛、极力倡导...

    时间:03-31
  • 曹操为何要建72座陵寝

      曹操在丧葬上有别于历代帝王,他对自己的身后事,提出了“薄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权力与地位不比帝王低,为什么他不但提倡“...

    时间:03-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