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提出,我国辽西地区可能是一些白垩纪翼龙类群起源和辐射中心。他们认为热河群义县组(距今约1.25亿年)的翼龙类群是从欧洲晚侏罗世以德国索伦霍芬灰岩(距今约1.45亿年)为代表的翼龙类群逐渐演化迁移而来,九佛堂组(距今约1.2亿年)的翼龙组合以本地起源的新生分子为特征,其中许多成员逐渐繁盛并向外迁移辐射直至扩散到南方的冈瓦纳大陆。汪筱林说:“以巴西早白垩世晚期桑塔纳组(距今约1.1亿年)的翼龙动物群为代表的南美翼龙组合可视为这次辐射的主要证据。”
他认为,这种向外的扩散可能与九佛堂组沉积时期具有较强飞行能力的鸟类大辐射引起的生存竞争有关,“通俗地说,就是那时鸟类开始繁盛,它们中的大部分也以鱼类为食,飞行能力还比翼龙强,因此逼迫翼龙不得不另觅他处。”汪筱林说,包括九佛堂组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具有树栖习性的森林翼龙在内,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据支持一些重要的翼龙类群如古神翼龙和古魔翼龙类,以及大型的无齿翼龙类等白垩纪翼龙类群起源于辽西地区的观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