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历史考古

考古新发现佐证秦始皇帝陵园主轴呈南北向布局

考古新发现佐证秦始皇帝陵园主轴呈南北向布局

2012-10-16 15:12:00

  最新考古勘探资料显示,秦始皇帝陵园的内城北半部不仅有一条南北向的墙垣,在其东边还存在着一条与其平行且等长的南北向墙垣,从而为秦始皇帝陵的陵园坐南朝北的主轴布局提供了重要佐证资料,从考古实践上破解了其陵园朝向问题。

  秦始皇帝陵园有两重套合的城垣,人们习惯上将内城垣之内称为内城,外城垣与内城垣之间的区域称为外城。在内城之内的南半部,核心处耸立着秦始皇陵的高大封土,其北边有一条东西向夹墙(未达内城西墙)将内城分为两部分,北半部此前已发现一条南北向墙垣,但其整体陵园的朝向问题一直存在南北向和东西向两种说法。

  根据最新考古勘探资料,内城之内原已发现的那条南北向墙垣,在北端起自内城北墙,南到内城中间的东西向夹墙的,全长达632米,遗迹保存宽度为8米左右,遗迹保存厚度1.2米-2.8米。从结构上看,其墙垣可分为基础、廓房散水、墙体三部分,北端廓房散水保存较好。在墙垣的西边缘发现一段南北长为70米、宽为1.4米-2米左右的廓房散水遗迹,在东边缘则发现一段南北长约14.4米、东西宽2米左右的廓房散水遗迹。

  让人震惊的是,考古人员还在位于先前发现的内城南北向墙垣之东,新发现了平行间距约78米的第二条南北向墙垣。勘探调查发现,其遗迹保存宽度4.2米左右,墙垣两侧没有廓房散水,明显比先前发现的南北向墙垣“娇小”。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曹玮说,陵园内城北半部的两条南北向隔墙平行,正好与内城北墙和内城中部的东西向夹墙一起,构成一个狭窄的南北向通道,并且使内城北墙的东侧门址和内城东西夹墙的门址一起,与内城南门、外城的南门和北门在南北向上位于一条直线上。如此一来,这一南北向通道就应当是陵园内城垣以内南北向的主道路,出这个通道则直抵外城北门,从而构成了秦始皇帝陵园布局的南北向主轴。(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辽上京考古发现辽代皇家佛寺遗址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辽上京皇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日前获得重大发现,在刚刚清理出的3座辽代始建塔基中,已确认一处为辽代皇家佛寺遗址。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辽上京考古队队长董新林介绍,本...

    时间:10-09
  • 西安临潼考古发现两千年前的“牛肉制品”

      经科学检测,考古专家日前正式确认在西安临潼两千年前古墓中出土的“肉制品”属于黄牛,其年代应当是目前保留下来且经过科学研究确定的最早的“牛肉制品”。  动物考古学家、陕西省考古研...

    时间:09-29
  • 广州动物园考古发掘出东汉大型砖室墓

      记者13日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近日考古人员在广州动物园犀牛馆附近清理发掘出4座古代砖室墓,分属东汉、南朝、隋代和明代。其中一座东汉砖室墓,是近年广州地区考古发现规模较大、结构保存较完整的东...

    时间:09-14
  • 秦皇陵新发现的30余件百戏俑清理完毕

      记者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知,今年在俗称的秦始皇帝陵百戏俑坑内新发现的30余件姿态各异但破损严重的百戏俑,目前已被全部清理完毕,正在实验室受到有序的修复和保护,相信不久会与人们“见面”。 ...

    时间:09-11
  • 西藏卡若遗址保护规划考古发掘取得初步成果

      记者从昌都地区文物局了解到,由四川大学考古系主持开展的卡若遗址保护规划前期考古发掘勘探工作在考古测绘、钻探和发掘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果。  卡若遗址位于昌都镇以南约12公里、澜沧江西岸卡若河出口的二级...

    时间:09-10
  • 运河故道水下考古发现一石碑

    9日记者了解到,运河济宁段湖上运道水下考古有了新进展,考古队员在建闸村的一百姓家中发现一块石碑,经初步判定,这是一块清代为修建运河堤岸而立的记功碑。...

    时间:09-10
  • 香港公布新发现古代超级火山详资:华南东部首现

      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30日公布,在香港东南部发现一座古代“超级火山”,这是首次在华南东部发现这类火山。它最后一次爆发是在1.4亿年前,自此成为死火山。  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师邓丽君当日在...

    时间:08-31
  • 辽上京遗址考古发掘出万枚铜钱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考古队正在对辽上京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近日,发掘出万枚铜钱。  此次考古发掘工作主要是对辽上京城的制高点,即皇城西南角的西山坡建筑遗址...

    时间:08-29
  • 探索东方文明的根系 泥河湾遗址群考古探微之二

      泥河湾,这是一处在公众视野里“默默无闻”的遗址,但在学术界,它的名字响彻中外。周六,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办公室里,记者专访了我国古人类研究专家、副所长高星。  泥河湾为...

    时间:08-21
  • 泥河湾遗址群考古探微

      坐西向东,马圈沟遗址开掘剖面峰削壁立,200万年历史如云烟过眼。  致力于旧石器古人类研究的基层文保工作者成胜泉站在这座高逾五米的剖面下,手指沿着青灰色的“泥河湾层”缓慢划过,“这是第...

    时间:08-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