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历史考古

美科学家拟克隆灭绝3.3万年的穴居人

美科学家拟克隆灭绝3.3万年的穴居人

2013-01-30 18:00:18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遗传学家乔治-丘奇认为,他能够克隆已经灭绝的现代人祖先——尼安德特人。3.3万年前,这种穴居人从地球上消失。与流行的观点不同,丘奇认为尼安德特人是一种智商很高的种群,借助于现代医学手段,他能够“再造”这种穴居人。

  丘奇在接受德国杂志《明镜周刊》采访时表示:“我已经从骨骼化石中提取到足够的DNA,能够再造尼安德特人这种已灭绝的人类种群的DNA。现在,我需要找到一位敢于冒险的女性。能够成功克隆取决于大量因素,我认为这一想法能够成为现实,因为当前的很多相关技术发展速度超过以往,现在的DNA读写速度是七八年前的大约100万倍。再造尼安德特人需要的另一项技术是人类克隆技术。我们已经有能力克隆各种哺乳动物,因此克隆人类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我们为何不尝试一下呢?”

  丘奇现年58岁,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先驱者。合成生物学的目标是在实验室合成DNA和生物体。上世纪80年代,他帮助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

  丘奇指出:“尼安德特人的思考方式可能与我们不同。我们知道他们的头盖骨尺寸比人类大,智商也可能超过我们。在应对流行病或者太空探索方面,他们的思考方式能够让我们受益。”

  在接受采访时,这位遗传学家解释了克隆尼安德特人如何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他说:“克隆尼安德特人的第一项工作是对他们的基因组进行排序。实际上,这项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工作将基因组分割成一万个部分,而后进行合成,最后将其引入人类的干细胞。如果我们重复进行这项工作,我们将获得一个干细胞系,一步步靠近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序列。我们研发了一种半自动程序,可用于在实验室进行这项工作。最终,我们将把所有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人类干细胞,用于克隆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以德国的尼安德谷的名字命名。1856年,考古学家首次在尼安德谷发现了这一种群的化石。3年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

  • 相关阅读
  • 洛阳发现唐宋烧窑 出土带“官”字砖瓦残片

      记者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洛阳一处基建工地发现唐宋不同时期烧窑12座,据推测可能是为当时营建洛阳城烧制建筑材料而建的官营窑址。  据了解,这12座烧窑由于时代不同,其大小、形制不尽相同。从窑...

    时间:01-31
  • 丝绸之路要道考古发现神秘墓葬 婴幼儿墓占四成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对外公布的“2012年度新疆考古成果”中,位于中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的“克孜勒加依墓地”发掘成果引人注目。  在这片沉睡多年的墓地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与中原地...

    时间:01-31
  • 埃塞出土世界最古老原始人石斧

      日本和埃塞俄比亚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在28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在埃塞俄比亚南部的孔索遗址中,发现了175万年前直立人使用的世界最古老级别的石制手斧。  直立人生活在距今约180万至...

    时间:01-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