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历史考古

考古研究显示宁夏水洞沟遗址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考古研究显示宁夏水洞沟遗址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2013-06-28 12:08:24

来源:

  纪念水洞沟遗址发现90周年大会暨亚洲旧石器联合会第6次年会正在宁夏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显示,水洞沟遗址的文化遗存至少分属7个时段,属于多元文化的融合,“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理论在该地区有着坚实的考古学基础。

  宁夏水洞沟遗址自上世纪20年代被发现后便在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备受关注,也广受争议,其核心是其旧石器遗存的技术特点、文化属性、来龙去脉和与西方旧石器文化的关系。

  负责此次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说,这是在近年来遗址区系统调查和对多个地点系统发掘与研究的基础上,对水洞沟遗址群的旧石器时代文化相关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的认识,可推测出先民生存活动不局限在一个期,文化遗存至少分属7个时段,据此可建立4万年来区域人群演化序列。遗址保留的人类文化遗产丰富多样,除不同技术体系的石制品,还有骨器、装饰品、直接和间接用火遗存,以及对居址复杂利用、对石料热处理和采食植物性食材的诸多信息,反映古人群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特定的行为方式。

  研究结果显示,水洞沟遗址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不同时段存在不同技术体系的考古学文化组合,出现过勒瓦娄哇+石叶的技术体系与小石片技术体系的交替,反映出末次冰期期间东北亚人群复杂、能动的适应、迁徙、交流过程,但这与本土传统石器工业不存在渊源关系,应是从西方——西北方向迁移过来的古人群的遗留,其出现的时间可能早于原先认定的3万年,且在消失后没有对本土文化产生明显的影响。

  “石叶技术组合固然代表一支来自西方的早期现代人群的迁徙和扩散,但移居者没有对本土人群实现整体替代,反而被后者取代,但文化遗存中出现小型精制石器、装饰品、石料热处理等早期现代人的行为表征,反映出这里的现代人起源与扩散模式不是简单的外来移民替代,相反,本土人群连续演化是主旋律,因此‘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理论在该地区有着更坚实的考古学基础。”高星说。

  • 相关阅读
  • 基因工程获重大突破 科学家绘制70万年古马基因图

    据《今日美国》报道,6月26日,基因专家称已经可以破解约70万年前生活在加拿大地区的史前马的基因,这是有史以来最古老的基因图谱,为包括人类祖先在内的更多灭绝物种的基因绘制敞开大门。...

    时间:06-28
  • 五台山重点寺庙群将进行修缮

      记者从五台山景区政府了解到,从本月底开始,山西省将对5处著名寺庙进行抢修性保护,每个寺庙的施工周期为180天,预计将于明年全部完工。  这5处寺庙分别为菩萨顶、显通寺、罗睺寺、龙泉寺、金阁寺,全部...

    时间:06-28
  • “蛟龙”号27日南海下潜作业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7日将在南海下潜作业,下潜作业海山没有名字,因此“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现场指挥部和随船科学家一致同意将这一海山命名为“蛟龙海山”。  记者...

    时间:06-27
  • 河北深州发现两张清代雍正时期圣旨

      日前,河北省深州市东四王村在修订村志时,发现两张清代雍正时期圣旨,这对研究清代时期文教礼仪提供了文字和实物佐证,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据圣旨保存者、东四王村77岁的村民孟国振介绍,雍正十三年(17...

    时间:06-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