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历史考古

与人远祖“沾亲”的腔棘鱼基因组破译

与人远祖"沾亲"的腔棘鱼基因组破译

2013-07-24 11:46:21

来源:

  生活在非洲东部近海以及印度尼西亚近海的腔棘鱼素有“活化石”之称,被认为与陆地上行走的四足动物及人类的远祖有亲缘关系。日前这种“活化石”的基因组被日本科研人员破译完毕,揭示了其基因组序列的变化速度及某些基因的特殊作用。

  腔棘鱼是一种拥有坚硬的内部骨骼、鱼鳍形似四肢的肉食鱼类,其遗迹在距今3.8亿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地层已有发现。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机构参与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22日在新一期美国期刊《基因组研究》上报告说,他们分别对生活在非洲东部坦桑尼亚近海和印度尼西亚近海的5条腔棘鱼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发现从进化角度来看,虽然生活在这两处海域的腔棘鱼在大约三千万年前分道扬镳,但它们的基因组序列只有0.18%不同,几乎难以认定是不同物种。

  研究人员解释说,与人类和黑猩猩分道扬镳后基因组序列的变化速度相比,腔棘鱼基因组序列的变化速度约为前者的四十分之一,这也许是腔棘鱼被称为“活化石”的原因之一。

  研究小组还在腔棘鱼基因组中发现了与形成陆地动物四肢和嗅觉功能有关的基因群。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对于研究生物进化、尤其是四足动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冈田典弘指出,生活在水中的腔棘鱼理应不需要形成四肢和嗅觉功能的基因群,因此这些基因可能有其他用途。比如形成四肢的基因可以让鱼鳍发育出强大的内部骨骼,从而使身体更稳固地附着在海底岩石上。

  • 相关阅读
  • 湖南新出土简牍记载西汉贪官落马经过

      记者23日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位于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出土的一枚简牍完整地记录了县衙审理的一起经济犯罪案件。经专家考证,该遗址为西汉晚期益阳县衙署所在地,简牍为县衙署档案。 ...

    时间:07-24
  • 考古新发现:兔子山遗址出土“张楚之岁”文字实物

      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发掘领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春龙介绍,在兔子山遗址出土的简牍中,其中一件觚上发现有“张楚之岁”的字样,而这也为专家们打开了探视张楚政权的一个新的窗口。  &ldq...

    时间:07-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