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梁,秦岭东段一座无峰有脊的山岳。秦岭有许多这样的名山大岳,如华山、太白山,而独牛背梁不以山名,被古人随意取个俗名儿扔进县志,传承至今。
发现牛背梁,多少有些偶然。西康铁路修建长隧,工程师在牛背梁脐下钻了一个洞,一拨一拨的工人便进山运输机器,发现牛背梁不仅仅是偶尔制造药农被怪风所困、猎户被黑熊所袭之类传闻的禁苑,而是一块收藏许多罕物的宝地:濒临灭绝的世界级动物羚牛常在这里出没,孑遗珍稀植物陕西冷杉成千上万棵挺拔于高山之巅,千亩杜鹃整整齐齐密密匝匝簇拥牛背南侧,一眼望不到头的高山草甸平铺牛背北侧,被风刀雨剑劈过似的矮松,像羚牛身上的一根根金毛,在牛背平阔处凛凛然支棱着。这些植被下面,还掩藏着另一种更加珍贵的宝物——冰川遗迹。你只要看看那些散落于林间草丛的奇石怪岩、丛生于牛颈两侧的高山石林,以及这些浸蚀了亿万年岁月始终容颜依旧白晰如玉的地质奇观,你就会打心底拥起对造化的敬畏。
拜谒牛背梁,最好不要到近处去冒犯。站在干佑河谷、营盘小镇、水井坪上,远远地仰观,就会看出一个字:浑。那种浑,是一种有内容的浑,浑得有意韵,浑得与任何一座雄山大岳都不同。这是粗犷原始的浑——一如形如巨象的羚牛,野气十足,牛气冲天,恣肆而狂暴,悠然而从容。
形容牛背梁,用“牛背”一词颇为贴切。牛头低垂,牛颈高耸,牛背后坠,牛尾略翘,作势前冲的灵动,与浑的力道间有呼应,神气贯通。许是被其气势所迫,周围山峦皆离阙远避,独留牛背梁“孤峰藏雾海,举手扪星辰”。
雄浑是大岳特有的气质,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一个和谐包容的牛背梁,山和水、水和树、树和云的配搭是有比例的。浑用秀来调剂,野有柔去抚慰——羚牛谷,恰是牛背梁大岳身边的这样一方小园。谷中三峡六园八瀑三十六潭,处处美到极致、精到至微。这是上天赐予羚牛的瑶池,是大自然捧奉给牛背梁的良港。牛背梁只要略一低头,就会被羚牛谷的柔情一径拖下水去。成片成片的栎树、橡树、白腊、杜鹃长在坡上水中,树根和卵石被一层厚厚的斑剥的苔藓包裹,一潭潭泉水,绝不同于那些除了清澈再无内涵的溪流。那是一个山里女子珍养了一辈子的乌发漂逸于水中的姿势,油亮黑润的颜色闪烁着山里妹子望一眼就会迷失的眉眼儿。三处峡谷,更是韵致各异:一处峭壁挟出,只见青天一线;一处旋谷而上,盘桓苍穹云端;一处幽闭深涧,窍穴相连。在无数参天大树和名花异草构成的园中漫步,心情恰好,气温适度,择了一处岩湾,携了一肚子富氧,人便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一位旅人曾说,世界上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幸运。九寨沟的幸运在水,华山的幸运在石,而柞水的幸运就是牛背梁了。牛背梁的浑和羚牛谷的秀相互包容,成就了牛背梁的大岳之相,谁说不是一种天份?
几年前,陪同中央电视台记者在牛背梁顶幸运拍下几只羚牛啃食水竹的镜头时,我就在心里默念:得天地如此垂青的牛背梁,能不成为和羚牛一样“令人望羡的目标”?!(张 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