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与法 > 法语闲说

鲁西聘78名“老将”做调解遇人身伤害如何担责引担忧

2010-05-18 16:41:13

来源:法制日报


  鲁西农村聘78名“老将”破调解顽疾
  
  老年人调解若遇人身伤害如何担责引发担忧


  从敞开的农家小院院门往里瞧,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一位农村小媳妇、一位中年妇女围成一圈,像是在拉家常。走进一看,他们面前摆的调解申请书、调解通知书、受理登记表、调查笔录、调解笔录、调解协议书、证据、回访笔录等一应俱全,程序正规不亚于一个法庭。
  
  询问得知,原来,这家的婆媳为分房闹得不可开交,村里72岁高龄的刘福录老大爷正在给她们当“和事佬”。
  
  这个农家小院位于山东省招远市夏甸镇西河北村。
  
  一个普通农村为何把邻里调解搞得这么煞有介事?为何把古稀老人都请了出来?带着这些问题,《法制日报》记者近日在夏甸镇进行了深入采访。
  
  多因素致农村调解越来越难

  
  “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一直是农村工作的‘硬骨头’,令人挠头。”谈起农村传统的矛盾纠纷调解,招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郝永平向《法制日报》记者大倒苦水:如果发生矛盾的双方素质高,干部调解后他们大都能接受。但如果有一方素质偏低,在干部调解后没占到便宜,往往会记恨调解干部,在农村的干部选举中常常拉拢家族成员不投调解干部的票。所以,对那些大家族的人,干部在调解时大都捏一把汗,怕得罪他们影响自己的村干部选举。于是,“老好人”式的、不想得罪人的调解干部大有人在。对此,镇村两级领导苦于难寻证据,对调解干部监管起来颇有难度。
  
  “调解工作看似只是简单地劝劝双方,但其中却大有学问。”郝永平认为,“调解干部必须德行、法律、语言表达、公关、心理学样样服人,不然,正在气头上的矛盾双方不会听他的”。
  
  但是,《法制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村干部大都学历低、知识浅、见识少、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淡薄,更不懂得什么公关学、心理学,导致调解过程艰难,调解质量也不高。
  
  “特别是自从2003年国家对农村进行税费改革后,农民的土地承包费、税费全部免除了,村级组织的经济职能突然削弱,没有集体企业、没有土地出租的农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村民矛盾的调解经费自然就跟着削减甚至没有任何投入。相应地,农村两委也削减了职位,原来专门的调解干部变成了兼职的或者业余的,人员、经费的减弱,大大降低了农村调解的效果。”夏甸镇党委书记王彬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现在农村的调解工作实施起来越来越难。
  
  “而且,现在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这些外出务工的人把城市里的观念等带到了自己家乡,与常年留守村庄的人容易产生观念上的分歧,从而产生新的矛盾。而这种新的矛盾,动用前些年的‘土办法’已经不起作用了。
  
  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聘请德才兼备、不受农村换届选举影响的人来处理农村的矛盾。”王彬道出了村级矛盾纠纷调解的“七寸”。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农村的社区味道越来越浓,很多在城市里上班的老年人退休后,都愿意回到家乡安度晚年。这些人退休后大都身体硬朗、精神头很好,不愿整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倒希望多参加村里的活动。
  
  夏甸镇政府认为,在当前农村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让镇里出钱请专家来村里做调解工作是不现实的。但这些退休人员,还有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大都作风正、为人诚、威信高、办事公,并且知识也比较丰富,可以请他们来担当村里的调解员。
  
  “不拿工资我们也愿意干。”知道镇里的想法后,很多老大爷都表示乐于从事调解工作。
  
  2009年3月,夏甸镇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接着,夏甸镇78个行政村,除专职村干部外,一村配备一名老年调解员,78位德才兼备的老大爷、老大娘“披挂上阵”。同时,每13个村设立一个调解区长,负责召集本区调解员的例会活动。
  
  《法制日报》记者在夏甸镇多个村里采访时发现,老大爷们的调解工作,严格按照法律行事,各类台账一应俱全。很多村民都说:“老年人的人品、能力我们都服气。”
  
  “能当上调解员,是村民对你的信任,钱不重要,荣誉才是我们最重视的。”西河北村的刘大爷告诉记者,他一年调解十五六起纠纷,没有一起村民不佩服的。
  
  据记者了解,夏甸镇在实行“老年人调解法”之前,全镇一年发生大的纠纷七八十起,不少都闹到了市里。现在几乎所有矛盾都在本村消解了。
  
  贫困乡镇只能望洋兴叹?

  
  《法制日报》记者从夏甸镇的相关部门了解到,该镇每个调解员每年大都调解十多起纠纷,多的达到二十多起,每个调解人员平均一年调解的收入在千元左右,镇里为此每年支出十二三万元。
  
  “夏甸镇的经验并不是哪个乡镇、街道都能随便克隆的。”中国海洋大学的专家认为,招远市是着名的黄金产区,连年位列国内百强县市前列,招远所属的夏甸镇也是黄金重要产区,经济实力强,政府有充足的财力来替这些调解员埋单。
  
  “贫困乡镇只能望洋兴叹。”夏甸镇相关部门也如此表示。
  
  “夏甸镇的新型调解工作刚刚开始,现在老大爷们都很热衷这些调解工作。但现在毕竟是市场经济时代,那些退休金一月好几千元的老大爷在干个两三年之后,看到每年只有千元左右的调解劳务费,还会那么卖力吗?”专家建议夏甸镇应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保持调解员长期、旺盛的调解热情。
  
  “此外,老大爷们都年事已高,万一在调解过程中受到被调解人的人身伤害,或者在调解过程中发生疾病,这些责任究竟应由谁来承担?这些都牵扯到劳动法的问题,夏甸镇理应完善。”这位专家告诫。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