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与法  »  法语闲说

人民日报众议:给老师送礼,是否应该受罚?

给老师送礼,是否应该受罚?

2013-05-16 17:05:41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英国巴斯大学攻读管理学硕士学位的某中国留学生,因试图贿赂导师以修改论文成绩获取硕士学位,被判入狱。此事在国内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与反思。对此,您怎么看?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给老师“送礼”是社会不良风气造成的,如要遏制“给老师送礼”之风,首先需要改变社会风气。而且,如果给老师“送礼”的数额较大,构成行贿罪那就不是简单的受罚的问题,而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了。

  @枫笛:给老师送礼,本是中国国情下衍生出来的某种“人之常情”,但送礼以求修改成绩,就是这学生的做人问题了,理应惩罚。

  @阳台上的小葱:给老师送礼,也得分情况。如果关系纯洁,无利所图,那么,送礼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如果另有所图,触犯到相关国家的法律或损害到他人的利益,就应该按有关规定处理。

  @建议献策:巴斯大学的做法值得国内大学借鉴。如今国内大学,许多类似现象屡见不鲜,文凭造假、送礼成风,如果能加重处罚,并形成制度规范,将有利于纯净校园学术风气,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为求一公:要想纯洁学术之风,培养学生诚恳踏实求学问,今后从行动上自觉抵制社会的各种不良之风,就应该处罚。(人民日报)

  • 相关阅读
  • 刘铁男带来的启示与警示

      【刘铁男带来的启示与警示】  转发:14806;评论:5707  从被实名举报,到新闻办负责人否认严斥,再到今天证实接受调查,刘铁男的“剧情”跌宕起伏。实名举报在先,组织调查在后,这再次说明,创造...

    时间:05-16
  • 人民日报民生观:未成年人安全教育不能再等

    安全意识培养、安全技能训练,应成为我们教育体系中的必修课程  这是一起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如果岸边细心地设一些警示牌,让顽皮的孩子知险而退的话;这是几条本不该过早逝去的生命,如果学校能系统开设安全教育课...

    时间:05-16
  • 人民网评:最难就业季,放低姿态认真实践

      有媒体报道,2013年毕业生就业情况不乐观,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就业率不足三成,广东不足五成。又据教育部公布数据,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99万,为建国64年以来最多。“最难就业季”的说法,因此...

    时间:05-16
  • 人民网评:让不法分子付出付不起的代价

      在13日上午召开的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最近掺假羊肉、毒生姜事件接连发生,加重了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这些事情,虽然只是局部的、苗头性的问题,但影响恶劣,危害很...

    时间:05-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