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与法  »  法语闲说

精神卫生法酝酿27年 专家称可减少被精神病现象

精神卫生法酝酿27年

2012-10-26 15:10:06

  第三,问责。一定要把责任细化到人,落到人头上,笼统的问责是没有意义的。三审草案中规定了政府在预防、诊断、治疗精神疾病上的一些责任,那么政府及相关官员会不会怠政?所以,除了刑事责任外,还应该有比较明细的行政问责的规定。

  法案年内能否通过尚难断言

  中国精神卫生立法历经了27年的漫长孕育期。1985年,中国开始对精神卫生立法进行调研和草案起草。2007年12月,卫生部将精神卫生法(草案送审稿)上报国务院。2011年6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首次公布法律草案征求公众意见。2011年10月24日,精神卫生法草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首次审议。

  精神卫生问题的严重性在中国十分突出。据卫生部调查,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居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约1600万人。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制定了精神卫生法,西太平洋地区只有中国等个别国家尚未制定精神卫生法。

  精神卫生法今年能否出台,支振锋表示,这个问题不好断言。

  精神卫生法涉及到人权。首先是精神病人的权利,他有得到治疗,获得康复的权利。其次是健康人的权力,健康人有不“被精神病”的权利;最后是社会人的权利,极少数的精神病人有危险性,有攻击性,而真正地完全丧失辨识能力的精神病人的行为,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是不承担相应责任的。

  精神卫生法涉及到科学问题。医学上怎么认识精神病,如何发现、诊断、鉴定精神病,这是立法的前提之一。对于精神疾病的科学研究和药品开发,政府应该鼓励和推动。

  精神卫生法涉及到法治问题。比如设定了政府责任,就要有相应预算以保证经费;还涉及到医疗体制、医疗和社会保障,以及各个环节如何衔接等系统性问题。在一些问题上政府既不能做过、越位、滥权,如强制收治等,同时也不能缺位。基于以上分析,支振锋表示,该法年内能否通过,尚难断言。(人民网)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