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与法  »  法语闲说

吴帅:“VIP服务养医”相比“以药养医”是进步

VIP服务相比以药养医是进步

2013-01-23 17:01:36

  宁波市民王小姐是某大型国企VIP客户。上个星期,她收到一条短信息,说是去宁波市一家医院就诊,可以优先安排门诊服务。医院的医疗服务是公共资源,凭什么VIP客户能享受优先服务?王小姐怀疑这条短信是假的。不过记者调查发现,该大型国企联合医院为VIP客户提供优先服务,确有其事。

  市场经营的压力在驱使着医院改变观念,以前是等客户,现在变成了主动找客户,这种“VIP服务”的推出,正是一种服务升级下的产物。

  很多人总习惯地说“医疗服务是公共资源”,但真相是,只有极少比例的医疗服务才属于公有资源,现实生活中,因为支付能力的差异,任何时候,生了病的穷人和富人能够得到的医疗服务总是不同的。没错,生命权是平等的。但这种均等化仅仅体现在,每个公民享有的医疗保障是否平等,政府要做的是保障待遇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

  过去流行泛滥的“以药养医”模式,因为有垄断的保驾护航,医院不需要谋求发展及变化,就可以高枕无忧的得到巨额利润。现在,随着医改的力度加大,垄断正在从内部开始被瓦解,公立医院之间形成了竞争格局,民营医院也正在虎视眈眈,悄悄的成长及壮大,那些过去从来不求改变的医院管理者们,现在已经开始为病源而担心。

  新医改明确提出,公立医院可以提供特需服务,但比例不得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以前,这10%的“VIP服务”供不应求,早早被订满。而今,公立医院要靠手机短信息来推销服务。至少说明,“生意”不好做,越来越多的医院在推行“VIP”,客户对服务越来越挑剔,对医疗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而这,正是“以药养医”逐渐被瓦解的过程。

  如果挂普通的医疗服务,挂号费3元,但医生却开了500多元的营养品,与挂一个“特需服务”,挂号费50元,享受VIP服务,医生给出很多有用的建议,但一粒药物也没开,相信大多数人乐于接受后一种服务模式。(网易评论)

  • 相关阅读
  • 北京7月1日起试点医事服务费制度取消以药养医

      北京市医改办、北京市医管局透露,北京市将从7月1日开始在友谊医院试点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取消挂号费和诊疗费,收取医事服务费。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表示,以前对医院实行药品在进价基础上加价15%...

    时间:06-27
  • 北京公立医院改革将实现“以医养医”

      昨天,在市人大召开的7个委办局“摆摊”会上,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表示,今年上半年,本市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将出台,将通过医疗服务价格结构调整,改变目前以药养医现状,实现“以医养医”。 ...

    时间:01-12
  • 政协委员热议医改以药养医难以根除

      “以药养医难根除。”在民盟联组讨论会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张澍鲜明地亮出了他的观点。  新医改无疑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能不能出门就找到医院?能不能少付...

    时间:03-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