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西安的绘画,从古代的“吴带当风”,到现代的赵望云、石鲁等大家的山水风采,很多人更多地记住了西安的传统绘画。而就在这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如今,来自西方的油画也生根发芽,焕发着勃勃生机,在一批青年油画家的努力下,西安的油画综合着中西方绘画的精髓,展示了他们独具一格的风采。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西安油画界的优秀画家,从他们的作品和他们的油画世界中可以看到陕西油画的未来和发展。
现状
蓬勃发展未来美好
近几年,西安的油画展现了生机勃勃的势头,对于向来以传统绘画打天下的西安画坛来说,油画也在逐步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如今的西安画坛,油画的发展现状如何?
对于西安的很多油画家来说,西安的油画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西安油画目前处于一个发展的黄金期。作为传统底蕴深厚的古都,西安人民的欣赏习惯也正从传统的单一转向多元,油画市场也随之逐渐兴起,同时一些热心于油画事业发展的美术机构的成立运转以及油画人才的培养、聚集,使西安正在逐渐成为国内的一个油画重镇。”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讲师项仕中对于西安油画的发展很有信心。
作为热爱油画的画家们,在看到西安油画发展的美好前景的同时,他们也在寻找着让西安油画更好发展的途径。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冯民生介绍:“西安油画在历史发展中借助深厚的文化积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曾出现主题画创作的辉煌时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西方艺术的冲击,西安油画与其他省市相比,创作观念和发展形态较为传统,风格面貌较为单一,正面临向现代性转变、多样化面貌的培植等问题。”而且让冯民生担忧的是,西安油画目前还面临着缺少对油画整体实力的整合,并出现令人担忧的油画创作队伍断代现象(60后油画家很少),以及油画理论研究不能满足油画创作的需要。在冯民生看来,这些都制约着西安油画创作的整体提升。
对于西安油画存在的问题,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讲师石珩伯表示:“艺术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其中,艺术家和作品是主体,美术馆和画廊是推广的硬件,策展人和评论家是推广的软件,收藏机构和个人是整个系统运行的有力保障。这四部分必须连接起来。”而目前西安这几部分只是很零碎的组合,石珩伯认为西安的艺术家应该反思自己的作品如何与外界对流,评论家和策展人也要给力,使得油画艺术在西安得到推广。
氛围
地域文化创造优厚条件
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对于西安油画的发展,艺术家们还是满怀信心。对于他们来说,西安独特的文化环境也给西安的油画带来了优厚的条件,而这优势也是其他地方所不具有的。
对此,青年油画家、西安美术学院讲师麻爱周感触颇深:“西安有很好的传统。地理上的特点,造成了心态上的优势。不是太中心的城市,画家相对来说心态平稳,不太浮躁。西安的艺术家总是在追求艺术上某种深刻的东西,几乎所有的都是很有深度的。容易出好作品,内敛、深刻。”麻爱周认为,因为经济、地理的原因,在过去的几十年,别人不了解西安的油画。宣传的机会很少,市场不成熟,好的东西处于被埋没、隐藏的状态,使得很多艺术家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对艺术的发展有些影响。但这种情况一直在改善,应有的关注和价值会逐渐体现出来。
而对此,西安美术学院教授、油画系主任潘晓东也很认同,他表示:“我们的中青年画家,是比较能静下心创作的,很踏实、不浮躁,这是我们的优势。地处西安,有很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作品内容上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这既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束缚,运用得好就很好,反之则会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