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独特的文化环境,也让油画家们受益匪浅。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杨小阳表示:“西安的油画在全国来说,这个群体中的人都在很努力地做着一件事情,西安的文化地域以及文化氛围对西安油画的发展提供了其他地方不能比拟的环境和条件。”杨小阳表示,西安油画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在这样的用心下,未来很值得期待。
特色
中西方结合的精髓
油画作为一个舶来品,在西安这个传统文化深厚的地域茁壮成长,在保留了自有特色的前提下,也融汇了西安本地绘画的精髓。而这样的结合,对于西安油画的发展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项仕中介绍:“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能使这里的画家自觉主动地吸收本地的文化资源优势,从精神与题材角度而言,能创作出较具民族气派与中国特色、厚重、苍茫的作品,油画在西安的良好发展可以丰富其文化传统的多元性,使这座东方名城更具魅力。”
杨小阳的感受则更加深刻,他表示如果抛开油画本身来说,对于绘画艺术家,画种不能局限一个人艺术创作的路子,画种不外乎材料上的区别,一个艺术家不管用油画还是用版画来表达自己的艺术都是可以的,在绘画史上有很多大师都是国画一流,油画也一流,比如郭北平。“油画由西方传入中国,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是多了一种艺术表达的工具,至于如何去画、如何去表现,对于一个画家来说都是自己内心的表达。对于西安的画家来说,吃西安的饭,喝西安的水,骨子里也会渗透着西安的气息,因此,他们的绘画作品也会兼具中西方的绘画精髓。”杨小阳表示。
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讲师强世军对这种观点也很赞同,他表示:“在西安这样一个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油画的发展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的融合和互动可能会使西安油画在传统与当代之间找到一个切入点。”
因此,在冯民生看来,这样的结合更是一个西安油画发展的好机遇。“随着我国美术界提倡油画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使得西安油画的发展又一次依靠深厚的文化和历史积淀迎来繁荣的机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在世界历史上多次出现文艺的复兴和文化的繁荣,因此,西安的油画工作者一定要研究和利用西安的文化资源,面对我国艺术的当代问题,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使得西安的油画得到进一步发展。如果西安画家不利用西安的文化资源,面对现实和当代问题,西安的油画将很难形成风格面貌和整体实力。”冯民生说。
境界
油画也能表达意境
传统绘画向来看重绘画中的意境的体现,而相对于更加写实表现具象的油画来说,如何表达画家心中的意境?潘晓东自己就有这方面的探索:“我本人的创作融合了油画中印象派和表现派的表现手法,同时融合了中国绘画的写意性。这是我在创作中所做的探索。现代派绘画和当代绘画,讲究感情的直接流露,讲究视觉冲击力。而单纯的炫技的写实会消解主题性。在创作的时候需要画家的个人语言明确,画面具有形式感,同时要传达画家的主题,也就是意境,只有写实和写意达到一种平衡,才是最好的状态。”
而在麻爱周看来,这两者并不矛盾:“写实和写意并不矛盾。中国画油画的人,都受到中国文化的无形中的熏陶。自觉不自觉都有这样的意识,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写实最终要表达意境。意境一定是通过画面的线索、形象,让人得到内在的、精神上的感受,被画里的东西打动和感动。”麻爱周认为写意不是对表现手法的区分,中国所有的绘画都是写意的。中国的油画家,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油画只是一个工具和材料,用它们来表达中国人的审美。可以模仿和借鉴、学习,写意不能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