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和古董市场,结束了美国数十年来在该领域的领导地位。”在上周结束的欧洲艺术品与古董博览会(tefaf)上,一份由tefaf 欧洲艺术基金会发布的最新年度报告《2011 年国际艺术市场:艺术品交易25 年之观察》披露了这一历史性的拐点。
然而,近两年突然爆热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伴随着“天价神话”的迭创纪录,各式各样的“天大笑话”也接连上演。一件“金缕玉衣”引发的诈骗案在去年轰动一时,拍出2.2 亿元的“汉代玉凳”,今年又被查出原是邳州作坊制造的……由此引发人们对“卖假不退”、“拍卖不保真”、“古玩不打假”等行规的质疑。
不仅如此,文物艺术品鉴定界也成为众矢之的,单是一件“金缕玉衣”案,就使玉器行业权威牛福忠、中国收藏家协会前秘书长王文祥、故宫(微博)博物院前副院长杨伯达、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前主任杨富绪、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前副主任委员史树青纷纷受到牵连。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空前的诚信危机。一大批艺术品的潜在投资收藏者,进退两难地纠结着。艺术品的真伪,有没有权威的机构或专家能够说了算? 画家子女的鉴定是否可靠? 艺术“打假”什么时候才能从民间走向官方? 这些问题,都考验着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能否从“小众”走向“大众”。
市场混乱,赝品混入真品
赵利平:艺术品市场最近这几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除了因为它本身正逐渐成为普通市民的一大投资理财渠道外,更因为“天价”和“造假”的轰动新闻时不时见诸报端。特别是金缕玉衣案、汉代玉凳案、徐悲鸿作品遭联名打假等事件,让很多人以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赝品泛滥,一大批有兴趣投资收藏艺术品的人不敢购买,不敢收藏。
杨之光:我常见拍卖会上出现本人的假画,一些唯利者用各种手段,或仿绘或冒充本人的作品投放市场,但其中最恶劣的,当数将赝品混进经过我本人认证为真品的画册中,以欺骗买家进行拍卖交易。前几年有一位藏家翁镇熙先生,要将自己收藏的我的作品出版成画集,希望我为这本画集写序言及题写书名。出于对翁先生的信任与尊重,我对他要入编画集的作品进行审查,选出了可入编的真品, 并为画集写了序言、题写书名,以此作为对该画集作品为真品的认证。但没想到画册正式出版后,我却发现画册里被塞进两幅我审查时已否定的赝品, 我当即向翁先生提出交涉, 他也表示会在画册对外发行时,将所有赝品页撕去。但后来我还是发现,在去年一场拍卖会上,其中一幅《天鹅舞》被送拍,而且在拍卖图录中依然注明该画入编了该画册。为避免因该画册曾由本人写序言及题书名对作品作了认证,使赝品有可能被误为真品,我不得已发表了公开声明。
今年初,我又发现正式上架销售的“岭南画派技法范本”画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就是一本假书,该书封面印着“广州美术学院杨之光等编着”,封底印上广州美术学院资深教授陈金章、梁世雄等作为参与编着者,而我及这批教授们对此书出版毫不知情,从未参与编着此书,也未授权在此书刊登我们的作品,这是典型的冒名、侵权行为。
而且书中刊登的所谓“范本”,都是从其他出版物翻版,东拼西凑而来的,书中编写的所谓“岭南画派技法”缺少学术含金量,冠名我们编着是对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水平的贬损,同时也是对读者的糊弄和欺骗。更严重的是,书中刊登的所谓“范本”,有些竟是假画,其中关山月的两幅作品,据其女婿、同时也被该书冠名为编着作者之一的陈章绩教授鉴定为假画,将这些假画塞进冠名“广州美术学院一批资深教授编着”的画册中,会造成“以假乱真”、“以黑洗白”的不良后果。不得已,我又再次发表了公开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