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收藏动态

市民花3万收藏疑似明代铜炮

市民花3万收藏疑似明代铜炮

2012-05-28 16:56:31

U6749P1081T2D69306F6DT20120528104658.jpg

  “我收藏了一门炮,还是明代的,我特地向你们展示一下。”日前,在南京建邺区云锦路一小区居民曹先生家里,他笑着对记者说,被他称为镇宅之宝的收藏物就是这门被其称为明代的青铜炮。记者看到,这门制作精良的铜炮,炮身刻有两字铭文,但令人遗憾的是,已被人锤平不可辨识,其纹饰形似明代,但是否真属明代制造,一时还难下定论。对此,南京文物处专家称,是否是明代铜炮,可提取炮膛里的附着物检验,即可验明正身,而眼下青铜器收藏已放开,民间收藏青铜炮,并无不可。

  市民收藏镇宅之宝明代青铜炮

  在云锦路曹先生的家里,只见他在桌子上铺上红绒布,并小心翼翼地搬出这门沉重的青铜炮,架在特制的骨架上,原本并不起眼、呈土灰色的铜炮,立马精神抖擞起来,犹如面对万千敌军,立即变得威风八面。

  记者看到,这门青铜炮,通体长为55厘米,重约20多公斤。整个呈现前细后粗型,前面炮口的口径为6厘米,后面装填弹药的炮膛外直径为10厘米。看起来,该炮身由前堂、药室、尾底、火门组成。在尾部上有一个四方形槽,下面有一个圆形小孔,据称是装捻点火之用,用以击发炮弹。

  这门炮做得比较精致,铜质炮身给人的感觉也非常好。从前至后,共有9道凸起的圆箍。“这圆箍有两个作用,一是美化外表,二是加强炮身的强度,防止因过热而爆掉。”曹先生告诉记者,这门大炮是水红铜材质的,而在此前大多数的铜炮都是水红铜质,从清代以后,使用黄铜的较多。

  在炮口处,有数厘米长的一道被锉开的青铜闪着光,显示其铜质材料。而在炮身上,记者发现有阳刻铭文二字,其中一字为“中”,另一字被锤子锤过,模糊不可辨识。而在炮身尾部,则围有一圈古钉纹,据介绍,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一直流传至明代,在不少青铜文物身上能找到印证。“从其铜质的包浆与炮的器型来看,应该是属于明代制造的。”对青铜器颇有收藏经验的曹先生说。

  大炮来自明故宫附近河道

  对于这门青铜炮的来历,曹先生告诉记者,这是8年前他从一名收藏家手中购得,大概花了3万多元钱。购买的地点,就是南京一处古玩市场,而当时这种青铜器杂件的收藏,似乎并不为人们所热衷。

  “因为我看这种东西比较少见,自己一见就非常喜欢,就买下来了。”曹先生说,看青铜炮的造型,知道并非造假所得。在明代,中国的造炮技术应该是一流的,从这门炮上就可见当年的技术水平。那么,这门青铜炮又来自何方呢?

  在大炮主人曹先生的帮助下,记者联系到了在南艺后街做古玩生意的柳先生,正是他当年转让这门大炮的。柳先生称,算起来,应该离现在有十几年了,他记得很清楚,当时他开的车子正好年审,路过逸仙桥回龙桥附近,当时正在进行秦淮河的清淤工作,几个民工在路边拿着一个东西,向路人兜售。他一看,竟然是一个类似于炮的东西,再一细看,是个青铜炮,正好自己懂行,便讨价还价买下来了。

  “民工们掏挖出来的,洗洗,逢人便叫卖了,我当时掏了200多块钱买下来了。”柳先生称,在发现青铜炮的地方,离明故宫不远,极有可能是明代的器物。后来查查看,发现大炮可能是明代的,而在当时,市场上不像现在这样,赝品充斥,造假成了产业,那时还没有人会造假。在柳先生收藏这门青铜炮多年后,遇到了曹先生,一眼就看中了它。

  • 相关阅读
  • 收藏近代银质文房用品需关注纹饰

      因为文人雅士喜爱,“文房四宝”用品一直为藏界所喜爱。不过在各种材质的文房用品中,银质的因为其自身价值和做工的考究,兼顾使用价值,弥足珍贵。然而因为古代的银质文房用品踪迹难觅,因此在拍场上...

    时间:05-28
  • 内画鼻烟壶收藏:方寸之间有洞天

      鼻烟和鼻烟壶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但明末清初进入中国后,很快在关内外盛行,渐渐东方化,特别是鼻烟壶,曾有人评论清代制作的鼻烟壶:“小小的鼻烟壶,集历代文化艺术精华于一炉,没有一项中国艺术工艺中能...

    时间:05-28
  • 天下收藏文化街“五月淘宝月”

      为促进河南收藏文化的繁荣发展,扩大天下收藏文化街的知名度,服务于中原经济区文化传承创新区这一宏伟目标,实现收藏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天下收藏文化街将在2012年4月25日—5月25日隆重推出天下收藏文化街&...

    时间:05-28
  • 词作家庄奴成"重庆荣誉市民" 60多首作品写重庆

    昨日(24日),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授予台湾著名词作家庄奴“重庆荣誉市民”称号...

    时间:05-25
  • 女子乘公交遭抱腿抢包 20多位市民无一伸援手

      弱女子乘公交时遭抢众多市民无一伸援手  派出所呼吁市民积极提供线索  “当时要是有人能大喊一声,即便不出手,劫匪也不会那么肆无忌惮……”5月24日11时45分,在银川市兴庆区胜利街解...

    时间:05-25
  • 小件小瓷被收藏界忽视

      在众多的古瓷收藏者中,不少人存有重官窑轻民窑、贪大件舍小件、求大名头弃小名头等观念。真正在历史中起着重要作用,代表最质朴地方文化的小件小瓷,往往被古瓷收藏界所忽视。  既然古玩收藏中有着“捡漏...

    时间:05-24
  • 徐悲鸿之子:有人收藏几百张他的画无一真迹

      5月16日,由徐悲鸿纪念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徐悲鸿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艺术巨匠徐悲鸿及弟子师生联展隆重开幕,此次画展展出了徐悲鸿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60幅,世界闻名的《奔马》、副本曾拍出1.71亿元的《巴人汲...

    时间:05-24
  • 残次币有收藏价值吗

      平时没事,笔者喜欢收集各类钱币。回想起之前的收藏经历,尤其是那些失败的教训,不免无限感慨。  笔者初涉钱币收藏时,完全把收藏当成了发财的捷径。买卖钱币,不惜一掷千金。对收藏错版币更情有独钟,以为可...

    时间:05-24
  • 铜镜收藏品相很重要

      对于什么样的铜镜值得收藏的问题,很多传统观点认为首先要大,其次是图案稀少,最后是品相。而在专家看来,品相是首位的,“第一要买干净的,就是品相要好;品种放第二位,大小放第三。新一派藏家的观点是,...

    时间:05-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