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树也表示,在国外,如果鉴定师多次鉴定错误,将被行业永久封杀,而在中国,鉴定师通常以看走眼为由推脱责任。“道德败坏的这部分鉴定师付出的成本太低了所以恶行得不到制止。”他认为,必须加强对那些道德败坏的“鉴定专家”的惩戒。
姚青芳也认为,由于没有终审评审机构,一旦鉴定意见有分歧,没人来当裁判。
完全靠人品“自律”
在林谷平看来,我国文物鉴定市场迄今为止并无官方承认的职业鉴定专家,没有一个部门有资格向个人颁发鉴定专家资格证书。文化部有个艺术品鉴定委员会,是对国家的文物进行鉴定。按理说,真正合法的鉴定专家,只有这一种。但这类专家通常只负责馆藏文物的鉴定,对于民间流通的海量文物则无暇顾及。“据我估计,面前市场上达到鉴定水平的所谓鉴定专家不足1000人,假专家远远多过真专家。”他建议,国家应该把这一块管起来,制定一套鉴定标准,这样就能避免那些假专家招摇撞骗。同时,对于那些“助纣为虐”的专家,应该严惩。“医生看错病还是医疗事故呢,你开假鉴定就不该被追究责任吗?”
业内人士昨天提醒说,文物收藏不要迷信专家,请专家鉴定,要了解他的行业背景,鉴定经历,更要看重人品。(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