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曾在天津文交所以天价上市的苏绣,本月又疑似违规抵押给了银行,苏绣的主创因此获得数百万元贷款。报道苏绣抵押贷款的新闻刊出后,立即引起了天津文交所投资人不满。令人疑惑的是,原先的新闻不久后被大幅修改,疑似违规抵押的艺术品消失了,而修改后的新闻却存在着矛盾表述。这其中,天津文交所的乱象又有几何?
一年前,两件苏绣在天津文交所以数千万元的天价上市,上市首日大跌约10%的尴尬还没有从投资人的记忆里淡去。一年后,大部分所有权属于投资人的其中一件,在投资人事先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又疑似成为抵押品抵给了银行,苏绣的创作主导人因此获得500万元贷款。更令人疑惑的是,一则《艺术品抵押成贷款新渠道 工行大力扶植文化产业》的新闻在某门户类网站刊出后,几天后竟修改了被抵押的艺术品名称且不完全修改了放贷银行,本可能属于违规抵押的苏绣艺术品的名字也不见了。其中缘由何在?天价苏绣被疑违规抵押背后的天津文交所,又有着怎样的乱象?
上市的艺术品被抵押贷款?
2012年9月12日,随着山东泰山文交所打破沉默,对外宣布3个份额产品停牌并表示将按照投资人的平均买入价收购投资人持有的艺术品份额,去年11月以来,由国务院领导的全国清理整顿交易所乱象行动终于又向前迈进。上周一,一位泰山文交所投资者向《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表示,他已从泰山文交所拿回了300万元。
截至目前,一度多达约60家(将)提供“类金融化”艺术投资产品的文交所中,仅剩下天津文交所一家仍然未停止交易。根据国务院38号、49号相关文件规定,天津文交所的20个投资产品属于违规运行,应当被叫停。但上周三,该所艺术品份额的日交易量仍有3.3万元,其中就包括苏绣作品——由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刺绣艺术家姚建萍与其团队联合创作的苏绣《富春山居图》(又称“苏绣富居”),同一批上市的还有姚建萍的苏绣《世纪和平·百鸽图》(又称“苏绣百鸽”)。
2011年10月17日,“苏绣富居”与“苏绣百鸽”分别以3300万元和2600万元在天津文交所上市,开始份额化交易,当时被宣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进入艺术品金融领域,并创下苏绣交易的历史最高纪录。但上市首日收盘时,“苏绣富居”跌10.43%,“苏绣百鸽”跌8.7%。上市几天后,两件作品的市值一度各缩水12%。
据天津文交所公布的信息,两件苏绣艺术品的持有人保留总价值的15.6%、发售代理商可现行认购总价值的5.2%,投资人可以认购总价值的79.2%。也就是说,“苏绣富居”和“苏绣百鸽”自上市起,作品的所有权已经拆分为三部分:投资人、发售代理商(天津华赞文化艺术品投资公司)和持有人。根据该交易所文件,“艺术品持有人应本人要求对其信息保密”。
本月初,某门户网站11月5日刊出题为《艺术品抵押成贷款新渠道 工行大力扶植文化产业》。报道称,“工商银行苏州分行……在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区域性、特色型文化品种的传承和发展。工商银行苏州支行为其(编注:指姚建萍)《富春山居图》估价1050万元人民币,通过对艺术品抵押的形式,为其贷款解决了融资难题……”在报道中, 姚建萍说:“资金短缺成了限制其发展的门槛,通过艺术品的抵押贷款,工行苏州分行给予了资金帮助,对艺术家来说通过建立苏绣产业园,为当地苏绣行业打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此报道如一个石块,立即在天津文交所投资人中掀起水花。一些投资人质疑说:“正在交易上市的艺术品怎么还能够进行抵押贷款,那我们手上的份额难道成了空气。”“(贷款人)就是靠这种抵押的方式来进行资金套现,中间银行是有责任,肯定是有相关利益的。”“文交所如果让持有人去进行了抵押,那文交所就是有法律责任的。”投资人还关心,现在“苏绣富居”究竟在何处,是在姚建萍手中,还是苏州工行或天津文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