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西高穴2号墓可能是曹操高陵的一座陪葬墓
对于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的石刻铭牌,发掘简报认为它们“是认定墓主人身份的直接证据”,对此徐光冀认为,“文献记载曹操谥号‘武王’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的事,同年曹丕代汉,十一月追尊曹操为武皇帝,这些只能说明石牌刻铭的时间,并不能说明西高穴2号墓就是曹操墓。试想作为随葬品只需刻名称、数量、埋入墓中,还需特别刻上墓主人的名字吗?曹丕又怎会将标明其父谥号的刻铭放置于其父的墓中?如果要放置刻铭,也应如六边形铭刻一样,标明物品名称数量即可,何必要刻意标明‘魏武王’,这恰好说明西高穴2号墓不是曹操墓。”
徐光冀由此推断:“由此产生另外一种可能性,也就是曹操生前将物品(含兵器)赐予其子及臣下……很可能是下葬获赐者时把这类物品带入墓中,还特别标明出来以示荣耀。”由于曹操当时规划了广阔的陵园,令诸侯、大臣陪葬,所以,“西高穴2号墓可能是曹操高陵的一座陪葬墓。”
结论:将其认定为曹操墓尚不具备唯一性,还不能定论
徐光冀最后总结,发掘简报在“结语”中称:根据墓葬形制及结构、出土陶器形制,并结合所出东汉五铢钱、画像石的内容等多方面证据,认为该墓的时代为东汉晚期。但这并不确切。如果将该墓的年代上限放在东汉晚期,其下限应到曹魏(三国)时期,甚或到魏晋之际。“客观说,西高穴2号墓的发掘是一项重要考古发现,除了墓葬发掘本身的收获外,重要意义还在于为长期寻觅无果而众说纷纭的曹操墓,提供了具体的方位区域。我个人认为西高穴2号墓的年代应为东汉晚期至曹魏时期,将其认定为曹操墓尚不具备唯一性,还不能定论。”
倪方六:
“他把外人不知道的内幕捅了出来”
徐光冀从1992年起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长期从事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主要领域就在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因此长期关注曹操墓真伪的历史学者倪方六也知道这篇文章的价值。昨天,记者采访了在昨日凌晨发表了博客《中国考古权威徐光冀直指“曹操墓”造假》的他。
评价:“他坚持了自己的职业操守,说出了真话,揭露了真相”
华商报:为什么徐光冀的文章在两年后仍然具有重要性呢?
倪方六:这个事情很重大,我称之为重磅炸弹。原因是,徐先生的身份特殊:一是他是中国考古界权威,曾任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常务副所长。二是他参与了西高穴2号墓的“论证”,前后去了三次,是河南重点邀请的专家之一。
作为一名参与论证的专家,对这一个曹操墓“被论证”的过程很清楚,他把外人不知道的内幕捅了出来,这是最大的事情,揭露了曹操墓所谓论证会是假的,实是座谈会。第三点也是更重要的一点,作为新中国老一辈考古专家,坚持了自己的职业操守,说出了真话,揭露了真相,对纯洁和净化目前浮躁的学术空气是大有益处的。
意义:从学术上否定了目前的“曹操墓”定论
华商报:这篇文章,对于曹操墓论证的意义有哪些?
倪方六:徐先生这篇文章的重要性有这么几点:
一、揭露了西高穴2号墓被定论为曹操墓的不正常过程。比如,徐文说,考古未完全结束就开了新闻发布会,实是委婉批评河南文物局乃至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