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精品欣赏

齐白石《十六应真图册》赏鉴

2012-10-18 16:36:02 来源:

  以齐白石出身而言,对佛教人物这类题材应最为熟练,他经过在寺庙的神像绘画磨炼和细作木工雕刻接触的仙佛人物的历练,成功实现了绘画形式和匠、艺之间的转换。1919年齐白石居京后即住在法源寺内,卖画刻印;后搬至城南的龙泉寺;1920年又搬至宣武门内石镫庵。连搬三处,都是住的庙产,可谓与佛有缘了。

  这段时间,齐白石创作了一些佛教人物的作品,从北京画院秘藏的齐白石作品来看,有1919年 “为梁辟园存草”的《佛像图》、《为法源寺僧画(图稿)》和为“鰈翁”先生绘制的《佛像图》等。《十六应真图册》题材或许也与齐白石的这一“佛缘”有关,但相比上述作品,其人物线条流畅且认真,画面张力平稳且规矩,在精巧之中略显点点拘谨,与晚期作品常见的潇洒和奔放相异。而这一点,倒又恰恰契合了这本册页的创作时期和创作目的。

  启功先生在册页题跋中写道:“萍翁先生早岁工写照,壮年入京师,始放笔作花卉虫鱼。此册相传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徇知交之请所画,面目各有情致,非世俗流传应真之像,是可宝也。”据说启功先生本来是要为每一人物配写一首诗的,只是可惜没有来得及写就仙逝了。有启功先生对题的齐白石《山水册八开》在2003年中贸秋拍中以1661万元成交,在2011年翰海春拍中又以7130万元成交。两代大师的诗画合璧,成为艺术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

  诚如文章开头部分介绍的那些册页作品,渐渐在市场里寻觅到了知音,它们的价值,因已入收藏者及市场研究者的视野而不断得以挖掘;而《十六应真图册》在填补齐白石人物画册页相对空白的同时,亦给了藏家们收藏研究的机会,以及价值升值的可能。这件为当年购藏者家属精心保存的作品,在价值得以发掘的同时,也许能开启人们对齐白石早年作品以及特殊风格作品研究的大门,拓宽齐白石研究原本仅囿于一段时期的视野。

  若能如此,确是一件幸事,比关注作品价格本身更为重要!(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