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品茗聊天

水墨年轻化是否等于年轻人上位了

2013-08-29 09:26:50 来源:

  记:马龙谈得很深入,您觉得除了自身的修炼,还有哪些问题比较重要?

  陈子丰:对于年轻人,我觉得圈子很重要,找到自己的圈子并经营好这一块很重要,不光是艺术家,还包括志同道合的策展人和藏家。有时,好的策展人与藏家的力量是不能小觑的,我指的不仅是资金的扶持,还包括独到的眼光和国际视野。

  记:陈子丰是从外在条件谈的规划,再请您谈谈您的看法。

  史晨曦:首先是如何定位自己,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艺术家还是画家、还是画匠,目标不同结果很可能有巨大差别。你是走主流官方还是走当代、走国际线路,这也有很大的区别。不过这种界限已经很模糊了,田黎明、李孝萱就是两个成功的例子。

  规划每个人都有,对我个人而言,基本思路还是偏向学术性。现在年轻人生存的问题已经比上一代好多了,来钱的渠道很多,不用饿着肚子搞艺术,我还是比较在意那种学术性比较强的双年展、学术联展和邀请展,以后的重心也会是这一块。

  努力方向无非是寻求突破点,年轻人脚下的路其实很多,或是寻找古人未涉及的题材与观念,或是借鉴其他绘画样式的灵感,或是延续传统的文脉。艺术从来就没有前卫与落后之分,这点我很赞同陈子丰的提法。我喜欢纯粹的东西,既然选择中国画,就应该承接本质,一种高华的、有穿透力的东西,一种内敛、有书卷气的东西。“画者诗之余,诗者文之余,文者道之余”,这15个字基本能反映我的一个努力方向和总体规划,也就是马龙说的:中国画是养出来的,是全面的锤炼和尽量贴近本质的东西。

  记:我听得出来,您比较看重画外的东西。这是一个方向,但不是唯一的。我想再看看别人的想法。

  黄麒元:规划就像投资一样,包括长线和短线的。长线的当然是随时接过上一代的“接力棒”,创造与50、60、70后的艺术家合作或展览的机会。短线的规划当然是完善自己的面貌。艺术创作就像一个人说话一样,你想说的话一定要说清楚,并且要直截了当,这是年轻人目前的当务之急,也是难度最大的。而长线的规划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短线规划的实现情况。

  青年艺术家推广活动的利弊——你怎么想?

  黄麒元:这肯定是好事,只是不一定每个人都会选择这条路。我个人还是倾向办联展和个展,因为现在办展览的主题必须是鲜明的,要保持展览作品的完整性,需要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持续地亮相,大家资源共享。目前的这种推广活动更像一个“秀”,能不能持续下去是个问题,而且这种活动其实也是帮画廊和文化传媒公司在筛选和淘汰艺术家,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商业动机,但主动权还在自己,如果你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当然可以参与。

  马龙:这是好事情,让更多的人了解艺术家的作品,了解艺术家的成长和生活状态与创作状态。

  史晨曦:不论是走“选秀”“海选”也好,还是走画廊、走其他的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归根到底就是要推广自己,让别人知道你的东西,还要让人知道你在想什么。每一种推广活动都有利弊得失,但总的发展方向是好的,毕竟给年轻人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陈子丰:年轻人都不缺少自信,问题是如何衡量自己在同年龄段或不同年龄段人之间的比照。定位很关键,通过推广活动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发现问题。只要不是全国美展那种拼功夫、歌颂主旋律、拼关系类型的展览都可以参与。

  作为主推青年水墨艺术家的力量之一,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滕伯涵也谈到:作为一家民营的公益基金会,他们会选择一些能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水墨文化艺术的青年艺术家作为帮扶对象,这些艺术家最低也要是省级的书协或美院成员。另外,他们也会投资一些有潜力的艺术家。对于这部分艺术家将不考虑其职称,只看艺术水准。

编辑:苏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