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宝石,璀璨夺目是很重要的一条标准,以国际上的四大宝石而论,除祖母绿的折射率略低外,其余三种宝石最低的折射率都可以达到1.762(理论上红宝石与蓝宝石的最低折射率),几乎是所有彩色宝石中最高的,也正是如此之高的折射率,才成就了这四大宝石。如红宝石由于具有较高的折射率(1.762~1.770)和高内反射色,所以标准切割的红宝石其红色就好似从内部奔腾而出的火焰,给人以热烈情感的渲染;而红色的火焰欧泊,即便是切割为刻面琢型,其红色仍然是木讷混浊,丝毫显示不出宝石的瑰丽。因此,高折射率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宝石三大要素之一。
光泽靓丽
光泽是宝石表面反光的一种光学效果,它为宝石增添了一份灵气。天然锆石之所以能成为著名宝石,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亚金刚光泽,在阳光下给人以光彩夺目、灿烂辉煌的感觉。
光泽能最好地强化宝石外在的视觉效果,宝石的价值越高,其光泽也必然越强,如有宝石之王美誉的钻石,其光泽就是所有宝石最强的金刚光泽。反之,一种宝石的光泽越强,也就越有可能成为优秀的宝石,客观地分析,宝石的价值由高至低的依次排列,几乎完全谙合了它们光泽由强至弱的顺序,这恰好说明了光泽对于宝石的重要性。
纯净无瑕
宝石除颜色、透明度、折射率和光泽等直观效果外,其纯净度又是一条重要的标准,是更高一级的标准。很多自然界的矿物、也包括一些宝石的原石是可以达到上面四条基本标准的,但由于内部杂质过多而不能达到宝石级,即不能成为真正的宝石。如工业级的金刚石,其化学成分、结构与钻石完全相同,但由于杂质过多,充其量只能作为工业用的金刚石,这一点往往是很多非专业人士容易忽略的。事实上,一些国际钻石商就是利用中国很多消费者、甚至包括经营者对钻石净度的含混概念而以次充好,或用一些人工充填裂隙的低劣金刚石作为中高品质的钻石出售,极大地损害了国人的经济利益,打击了国人购买钻石的热情。目前,我国的权威珠宝玉石鉴定机构和科研机构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对策,以确保国人不受骗上当,保护中国消费者的利益。
纯净度还是评价宝石的重要标准。仍以钻石为例,其内含物的种类、大小、颜色、所处位置等都有明确规定。总之,纯净度越高,则宝石价值越高;纯净度越低,宝石价值越低,甚至根本不能达宝石级。
特殊光效
并非一定要满足如上五条标准的才能够成为宝石,有些宝石既不以颜色称雄,也不以高透明度著称,而是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如星光效应、猫眼效应、变彩效应、变色效应、砂金效应、月光效应、晕彩效应等。这些特殊的光学效应对宝石品种的增多来讲,功不可没;同时也让不少宝石平添了几分妩媚、几分迷人,甚至身价百倍。如金绿宝石的猫眼效应,是所有具猫眼效应的宝石品种中质量最优的,其价格之高令人望而兴叹,因此在我国古代获得了猫眼石的称号,以致于忽略了其金绿宝石的真正身份。
我国山东有一种黑褐色蓝宝石,业界俗称铜皮蓝宝,最初被当作废料丢掉,后因发现其弧形宝石的表面具有六条明显的星线,而重新被纳入宝石的大家庭。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具有神秘的特殊光学效应,这些宝石与同品种、同质量的刻面宝石相比,其价值往往仍然处于下风。如具有六射星光效应的铜皮蓝宝,它的价值只相当于同质量山东产刻面蓝宝石的一半左右。原因很简单,六射星光的特殊光学效应是由蓝宝石内内含物,或者说是杂质引起的,虽然这些以包裹体形式出现的内含物排列整齐、密集定向,但毕竟属于杂质,因而价值自然很难与纯净度高的刻面宝石相提并论。
总之,从宝石美丽要素的角度看,特殊光学效应是为各宝石品种锦上添花的华彩,其主要功能并不在于决定是否能成为宝石,是非根本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