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去伪存真

中国古代家具鉴定的困惑

中国古代家具鉴定的困惑

2013-09-13 09:46:36

来源:

  但是,有些非常成功的制式会深受古今世人的认同和喜爱,能一直流行至今,这便为以形制为依据的断代方法的准确性留下了困惑。另外,即便某种形制的家具在大部分的时尚信息畅达之地,会因过时而逐步被淘汰,难觅踪影了。但往往仍会在其原发之地或某些偏远闭塞之地被继续固守着、流行着。这其中有地域气候物产的原因,也有历史、民族、民俗审美习惯上的原因。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与流行,在时空上的不同步性是客观存在的,鉴定者对此不可不察。

  通过家具用材来判断家具的年代和产地,也是我们常用的鉴定方法之一。

  历史上的某些特定时间和地域,常会选用同一种木材来制作家具,并形成用材定式。直至此种材料几近枯竭,或被更受世人喜欢的材料所替代才会改变。因此,认清了古家具上的木材,也就知晓了其大致的制作年代。昔日古玩界常以此为入门要领。但是,这只是常识通理,而不是铁律,此法不可用死。以往许多鉴者,只问木材,不见其他,盲人摸象,贻误四方。此法至今仍是鉴定界病习。

  其实,有些木材不管世间对其宠辱好恶,都会在其原产地或某种特定的环境下被一直使用着,与常规理论形成反差,干扰着鉴定者的判断。如:理论上通常认为,黄花梨木料在清初即已枯竭,黄花梨家具都是明代的物品。但在海南地区直至清末民国时,还在用黄花梨制做家具;铁力木在广西地区也一直沿用至清末,与广义上的于明末清初即停止使用的理论也大相径庭。等等现象,也应引起鉴定者的注意。

  通过家具的某些工艺特色也可判断出其制作的年代和流派。

  家具上线脚线型的种类和方圆曲直,可反映出家具的制作年代及其产地。其通常会随着时代审美风尚的演进而变化。如明代的“皮条线打洼”、明清之际的“眼珠线”、清代的“圆珠线”,都有其时代特征。

  家具上榫卯结构的设置手法,也能反映出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如早期的“出头榫”和晚期的“闷榫”、早期的“破头楔”和晚期的“竹销”,都显示出不同时代的工艺特征。是古家具结构演进上公认的规律。

  但是,有时某些地域特色上的固守也常会强于时代时尚变化的冲击,颠覆通常的规律。如清晚期苏作家具上仍会看到“皮条线打洼”的做法、清末海南家具上仍会保留着“出头榫”的古老形制,这也常会使鉴定者陷入困顿。

  通过古家具上的各种雕刻图案和装饰符号,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出明晰的时代信息。如明代的“螭龙杂宝”、清代的“夔龙拐子”、清末的“花篮蝙蝠”,这也成为家具鉴定的常识。

  但是,也常有意外,有时有些晚近才流行的图案题材,却在形貌明显古老的家具上出现了,给鉴定带来困惑。这时,我们应从中国古代社会广袤的土地上,祥瑞图形发生发展时的局限性和渐进性上作探究和理解;有时有些图形在某地区早早地就出现了,但却要经历漫长的时日方能渐渐地被后世广泛认同并传播,形成某时代普世流行的吉祥符号。对此种“器老花晚”的家具,我们应视其为少见的个例而予以珍视。

  还有一种困惑,在形貌明显晚近的家具造型的框架上,却镶嵌着古老的图形图案,也会使人误判年代。这可能是在制做古家具时,木工所持的图样已与时俱进了,而雕花工却依然沿袭着较老的粉本,致使所制家具的款式与装饰图案趣味相异;另一种可能是古老的家具框架腐损后,惜物如金的主人将其中尚可用的古旧雕刻部件取下,装嵌在时兴的新款家具上了,形成了“器晚花老”的奇观,也给鉴定者造成了困惑。

  通过古家具上的工具痕迹来判断其制作的年代,也是鉴定者的绝招之一。理论上讲,明代以前刨子在中国并不普及,家具部件大多是用锛、戗、斧、铲等工具加工而成,而明清两代则多用手推刨子来刮削木材,近现代则有了电动刨子。各种工具独特的加工痕迹成为判断家具制作年代的可靠依据。观察三者之间不同的痕迹,成为判别古今、去伪存真的方便法门。

  • 相关阅读
  • 中国古代家具与佛教渊源

      中华汉土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进程里,不断吸收外来民族的营养,不断地在融会中壮大自己。历史证明,吸收外来文化最多、最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佛教文化了。  佛教文化的输入,不仅个中华汉土的社会生活、思想观...

    时间:06-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