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文化研究

中国古代家具与佛教渊源

中国古代家具与佛教渊源

2012-06-01 14:59:47

来源:

  中华汉土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进程里,不断吸收外来民族的营养,不断地在融会中壮大自己。历史证明,吸收外来文化最多、最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佛教文化了。

  佛教文化的输入,不仅个中华汉土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以及文学、音乐、美术等等方面都带来了新鲜活力,同时天竺佛国的家具,随之也来到了汉土,丰富了汉地的家具品种,促进了汉地家具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华夏几千年的起居方式的改革和演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佛教文化在中国汉地的发展,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东汉初年佛教进入汉地,到李唐一代的八百年,是佛教文化在汉地深入发展的八百年,是佛教文化与汉地文化,由相互冲突、排斥到互相渗透吸收,乃至相互融合的八百年。在此八百年里,佛教在汉土形成了两次高潮。这两次高潮,为我国家具的发展,谱写出具有历史意义的篇章。

  第一次高潮是从东汉初年到南北朝的四百年。这一时期恰逢社会动乱,连年战争,人民处于思安而不得的痛苦之中,普遍在寻找解脱的心境,而佛教解脱苦难的出世思想,为处于战乱之中的苦难众生,指出了一条出路。所以佛教在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传统的译经求法活动,依然是方兴未艾,建寺与开凿石窟更是土木大兴。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敦煌石窟开凿以后,相继在北魏又开凿了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南朝的寺院处处可见,正如唐代诗人杜牧所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开凿石窟和建寺的佛教活动,促进了佛教美术的发展,石窟造像、壁画,寺庙的造像、壁画更应时而生了。这时期的造像和壁画,都是来自域外的粉本,人物形象、服饰、用具等都是域外风格。此时天竺佛国的大量高型家具,也随之进入了汉土,这对汉地的生活习俗,特别是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是一个极大的冲击,佛国的高型坐具进入了汉地,华夏古国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开始动摇,伴随高型坐具而来的垂足坐方式,也自然地进入了汉地生活。

  第二次高潮是南北朝后期到李唐一代的四百年。这一时期由于战乱结束,隋的统一,特别是唐代初期的“贞观之治”,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家政策开放,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呈繁荣向上的局势。唐代帝王大都信奉佛教,所以此时佛教得到了普遍的信仰,佛教文化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佛教带来的佛国高型家具,在世俗民间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使用。

  我们从唐代壁画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佛国家具,在富强恢弘的大唐帝国里,又得到展翅振飞的机会,他们脱离了天竺佛国的清雅与简捷,而披上了华丽多彩的外衣,这些来自佛过的家具——椅、凳、墩等,在大唐极富创造力的家具师手里,发展成造型端庄浑厚,装饰华美富丽,形式也多种多样了。李唐一代不仅是我国封建时代的全盛期,也是佛教文化与汉文化相结合、相融会的全盛期,是佛国家具在汉地扎根落户,并取得发展与创造的辉煌时期。

  从敦煌莫高窟的开凿起。石窟造像和石窟壁画日渐兴盛,天竺佛国的家具样式,同时进入了汉地。这些佛与菩萨的坐式和所使用的高型坐具,让先人们看到了一幅完全新鲜的、不同于自己的生活画面。这些佛国的高型坐具,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吹开了中国几千年起居方式的坚冰,冲击着中国施行了几千年席地而坐的习俗,推动着起居历史向垂足坐转变。现在我们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石窟壁画和墓葬壁画里,来看看佛与菩萨所带来的这些域外高型坐具:绳床—椅子、佛座—墩、胡床、方凳等,对我国家具的发展和我国起居方式的演变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一)绳床—椅子

  椅子名称最早见于唐代,《济渎庙北诲坛祭器杂物铭》碑阴:“绳床十,注:内四椅子。”但是椅子形象早于名称一百多年,而见于南北朝。

  • 相关阅读
  • 重庆现283尊古佛像 或揭佛教入蜀路径

    一处采石点,竟然隐藏着惊人的考古发现。5月20日,在2012年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之“走进考古现场”中了解到,潼南县一采石点发现了283尊唐至元明时期的千佛寺摩崖石刻造像。...

    时间:05-21
  • "海量"佛造像埋藏坑印证邺城佛教文化中心历史地位

      今年年初,邺城考古队在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的邺城遗址内,发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出土数量最多的佛造像埋藏坑,共出土佛造像2895件和造像碎片数千件。专家考证认为,这些佛造像印证了邺城作为六朝古都,在...

    时间:05-09
  • 新疆于田县发现“东亚佛教建筑”早期形制

      “这是迄今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域发现的面积最大、规格较高的佛殿遗址,它完整体现了佛教早期‘回’字形回廊建筑的典型特点,是整个东亚地区佛教建筑早期形制的代表作,是中国弥足珍贵的佛教建...

    时间:05-09
  • 考古人员抢救修复河北邺城遗址出土佛教造像50多件

      记者26日从河北临漳邺城考古队了解到,邺城遗址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考古发现公布以来,考古队加紧对文物进行抢救修复,截至目前,已经抢救修复佛教造像50多件。  今年初,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临漳县邺城...

    时间:04-26
  • 泰国驻华官员考察甘肃 青睐“敦煌”佛教艺术

      中新社兰州3月27日电 (记者 丁思)“泰国民众和中国信奉佛教的民众一样,都向往来敦煌,这是朝圣的地方,敦煌旅游也是我们向泰国民众重点推介的景点。”27日,泰国驻西安总领事潘孟财率团考察甘肃时,表...

    时间:03-28
  • 河北邺城发现佛教造像 为当代同类考古之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何利群19日下午在邺城遗址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个埋藏坑共发掘出土编号佛教造像2895件(块),造像碎片数千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数量最多的佛...

    时间:03-20
  • 金丝峡金狮洞佛教修复项目即将建成投运

      本网讯(汪治 周程 )近日从金丝峡景区管委会获悉,总投资5000万元的“洞天福地”金狮洞佛教修复项目,将于6月底建成投运,届时可让游客一睹“金狮”尊容。  洞不在深,有“宝&rdqu...

    时间:02-28
  • 金丝峡佛教文化修复项目开工

      本网讯 (李治军 周程) 5月6日,商南县金丝峡景区金狮洞佛教文化修复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金狮洞又称太平洞,是由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发育而成的地表溶洞。洞内有一泓山泉,四季不枯,水味甘甜。洞口卧...

    时间:05-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