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贪图古玩暴利的老板被骗2800万”
人人都说收藏圈“水太深”。一件古玩,真假难辨不说,估值也是仁者见仁。作为国内知名的书画鉴定专家,省文物鉴定交流中心专家李智勇手上的收藏故事,不胜枚举。
“我每年都会鉴定上万幅字画,真正有价值的并不多。特别是这几年,作假越来越多。古玩这东西,不像假酒假药,工商等部门也不好查,所以屡禁不止。”在李智勇的印象中,因文物作假而被骗的投资人比比皆是。2008年,郴州的一个房地产老板,到长沙清水塘古玩市场闲逛,很快就被文物造假者瞄上了。“造假的人先是到了一家古玩店,看好店里一件标价12万的铜器古玩,跟店主串通好先付6万,待会带个人过来,让店主喊价6万卖给他。”造假者随后把老板带到店里,推荐其以6万的价格买下青铜器。“没过多久,老板就打电话给造假的人,说六万买的铜器在香港卖了30万,尝到甜头的老板还想继续找他买古玩。”就这样,房地产老板中了圈套,对造假人深信不疑的老板跟着他到处跑,淘了不少“宝贝”,“被假古董骗走了2800万。”
湖南也有很多自产“假货”
“造假在国内已经非常普遍,并且有很强的地域性。”李智勇举例说,安徽造玉器、青铜器,河南造玉器,江西造瓷器,还有江浙一带,造字画。相比之下,湖南的文物造假不算严重,但也愈演愈烈。
“以书画为例,湖南也有很多自产的假货。”李智勇说,湘潭的假字画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以仿冒齐白石等本土古今书画名家的作品为主,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仿制、作旧、装裱、出货等各环节分工明确。另外,这种产业链已经蔓延至长沙等地,且仿制对象越来越趋向当代书画家,“李立、易图境、钟增亚、欧阳笃才等等,谁的作品好卖就仿谁。”
除了上述“原创性”造假,宁乡青铜器的造假方式又有不同。相对于字画,青铜器的制作流程繁复,所以出现在宁乡的假青铜器,都是从安徽等地买过来,在当地地底下埋一埋,挖出来就成了古董。李智勇告诉记者,宁乡出青铜器,搞收藏的人都知道,所以很多人都在这里受骗。“2010年,一个来自上海的老板,在宁乡出手购买青铜器,被假货骗了1000多万。”
出手前多学习,出手时要谨慎
怎样才能买到古玩真品?在李智勇看来,真正做到这一点,没有捷径,更远非“赌博”、“投机”心态所能实现。
随着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近距离观看文物原件。李智勇建议,真正喜欢文物收藏的人,不妨多到这些地方逛逛,练练感觉,不要开始就丢钱进去。有了经验后,可以尝试到正规的拍卖会上去试试,“正规的拍卖会,假的几率要低很多。”
说到经验,长沙收藏界小有名气的藏家张满爹直言“没什么诀窍”。“我要买一件东西,至少要给3个专家过眼,都说真的我就买,哪怕一个人说假,都不买。”
目前各地文物鉴定机构数量很多,李智勇认为收藏者最好选择国有机构,这些机构更有制度保障。以长沙为例,有天心阁古玩城、长沙古玩城、白沙古玩城等7大古玩市场。相比私营店铺,国营的文物商店明码标价,注明文物的年代等信息,还开具正规发票。(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