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收藏故事

详解保定古莲花池碑刻之迷

详解保定古莲花池碑刻之迷

2013-01-14 11:52:26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博物馆13日透露,该馆馆长柴汝新与保定当地学者苏禄煊耗时7年著书《古莲花池碑文精选》,详细考证和注解中国“十大名园”之一保定古莲花池内清帝御书碑群、《莲池书院法帖》等所涉及的84方碑刻,为后人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留下珍贵资料。

  保定古莲花池现存200余方碑刻,其形制多为竖碑和壁碑及经幢等。其中,反映古莲花池曾作为行宫特殊历史地位的30方清帝御书碑刻,汇集唐、宋、元、明书法大家上乘之作的《莲池书院法帖》及体现中日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张裕钊宫岛大八师生纪念碑》等最为著名。

  据柴汝新介绍,古莲花池内的碑刻,镌刻年代最早的是“唐代写碑手”苏灵芝的《唐田琬德政碑》,碑文意为表彰唐代易州刺史田琬有德于民的政绩,清代直隶总督方观承将其从易县移至保定,1932年移入莲池保存。最为珍稀的是1962年在保定北郊韩庄发掘出土的两座明刻西夏文经幢,这是中国目前罕见的研究党项族晚期历史及其文字的珍贵资料,说明西夏文至明代弘治年间仍被使用,比“不逾元末”的旧说多了100余年。而著名的“龙飞”两字,原书迹是1746年直隶总督方观承将原宾馆改为行宫时乾隆皇帝颁赐,曾供奉于奎画楼,后摹刻于石。

  《古莲花池碑文精选》一书分“园中旧藏碑刻”和“近现代新增碑刻”两大部分。“园中旧藏碑刻”分清朝皇帝御书碑刻、“莲池书院法帖”刻石、莲池历代修建碑记、咏莲池行宫十二景诗碑刻、其它旧藏碑刻五小类;“近现代新增碑刻”分移入历代碑刻和当代碑刻两小类。每件碑刻的来历、尺寸、书体等均有详细介绍,并附有碑刻的清晰图片、碑文及碑文注释。

  河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成武称,古莲花池内的碑刻承载着史学、经学、文学、书学等重要信息,是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古莲花池碑文精选》一书为古莲花池文化学者奠定了扎实的研究基石。

  柴汝新,现任保定市莲池博物馆馆长,着有《莲池书院研究》等专着。苏禄煊,主要致力于地方史和文物研究,着有《慈溪斋诗词》、合着《古莲花池图》等。

  保定古莲花池是一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典园林,曾为清朝皇帝行宫,乾隆、嘉庆二帝多次驻跸。直隶总督李卫在此建直隶省最高学府莲池书院,著名学者黄彭年任院长时,曾开设学古堂,号召学生博搜金石,从此,这里成为搜集和保护古代碑刻的场所。(中新网)

  • 相关阅读
  • 男子误将战时遗留炸弹当古董收藏

      1月9日晚,阳泉的哥吕先生意外捡到一个“铁疙瘩”,以为其是件古董,便藏在了床下。后经人提醒,这个“铁疙瘩”很像一枚战争年代未爆炸的炸弹。经过民警初步确认,这确实是一枚未引爆的炸弹...

    时间:01-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