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老陈的这笔生意,为他带来了4万元。
石材收购行里
古桥被搭建展示
8月1日下午,专案组带着干元社区沈主任和村民颜大爷赶到桐乡,很快找到石材收购行的高老板。
民警问他最近有没有收过一座桥,他说自己就是做石材收购转卖生意的,最近确实收过一座桥。
颜大爷很快在石材场找到熟悉的睦省桥。原来,高老板已经把搭建好的古桥对外展示了。这确实是好石材,石板够大,这么多年下来,还基本没有开裂。(大石板约重1吨,长4米、宽1米、厚0.8米。)
民警现场清点了石板的数量,大小一共35块。业内人士说,这古桥转手,卖个5万是少说说的。当天,专案组就把古桥运回了村里,许多村民纷纷围观并对民警表示了感谢。沈主任表示,要把桥恢复原貌,并好好保护起来。
算不上文保建筑的古桥
如何切实保护
睦省桥并非文保建筑,但它确实经历百年风雨,对于所在的村镇,更是有意义的存在。对于它的保护,能不能有更好的办法呢?
就此,本报记者咨询了近代建筑研究专家仲向平。他表示,大多数人觉得,居住建筑,通俗讲就是老房子,对其的保护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像古桥这样的老建筑,则容易被忽视。其实,古桥的社会效益可能比一般的老房子更大,因而也应得到更大的重视。文保建筑的确定有个过程,需要专家的论证和有关部门的审批,在这段时间里,更需要所在村镇或社区想办法保护。
仲向平建议,村镇和社区可以对这样的老建筑设立专人保护。比如,睦省桥就可以专门设立一位“桥长”。一旦确定这样的“长”,就需要这个人常常去关心老建筑,发现问题及时向村镇和社区反应。
那座130岁的石桥,他偷去卖掉了,卖了4万块。(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