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通讯员 马冠群 高运峰 记者 李小龙)他虽家庭富裕,是名符其实的“富二代”,但却不恋商场爱武装,把青春年华无怨无悔地奉献给部队;他家在山东,长期与父母、妻儿两地分居,但却把对亲人的默默思念化作对战士的挚爱,带出了一茬茬优秀的士兵。在战士们的眼里,他既有严父般的威严,又有慈母般的祥和,更有胜过兄弟般的手足之情。他就是武警商洛市支队丹凤县中队指导员俎强。
知 兵
当干部以来,俎强一直随身装着一个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上百名战士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身体状况、出生日期、家庭情况和情绪变化。用俎强的话说,这个小本子就是他的“掌中宝”,是他了解战士思想变化的“晴雨表”。像这样的小本子,当指导员5年来,俎强已经记了厚厚5个本子。多年来,他在工作中总结出了“四听、五看、六问”的工作套路,即学习讨论听发言、日常生活听言谈、唱歌点名听声音、睡觉就寝听动静,工作看情绪、活动看兴趣、训练看热情、出街看频率、消费看档次,问一问身体情况、学习情况、工作情况、训练情况、执勤情况和家庭情况,切实掌握每名战士的基本情况。
爱 兵
战士小翟、小潘想报考军校,俎强主动为他们购买学习资料,积极联系驻地学校老师定期辅导,晚上经常陪他们复习功课到深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最终2名同志如愿考入军校。战士张亚飞想学烹饪技术,受名额所限未能如愿,俎强利用周末送小张到地方酒店进行技术培训,小张退伍后自己在家乡经营一个餐馆。为帮助战士学习成才,俎强每年都会拿出500元钱为战士购买钢笔、毛笔和字帖,去年在支队组织的板报评比中他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俎强教给战士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坚持定期聘请驻地法律、文化、音乐等方面专业老师为中队官兵进行辅导。
助 兵
2010年12月,单亲战士小郑母亲病故,俎强一边给小郑请假,一边联系购买车票,并发动官兵捐款4000余元,临上车时,俎强又塞给小郑1000元钱,并积极与小郑家所在地村委会联系,妥善处理后事。2012年12月21日凌晨,俎强查铺时发现战士小唐头冒虚汗,浑身哆嗦,他赶紧背起小唐到驻地医院就诊,经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医院立即进行手术。主治医生说,“幸亏送诊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战士小刘自幼父亲病故,母亲离家出走,11岁时跟着残疾的叔叔一起生活,因不善和他人交流,经常与战友发生矛盾。俎强了解情况后,在教育引导中队官兵正确看待小刘的同时,有事没事与他沟通交流,帮其解开了思想疙瘩。2012年9月,俎强利用休假期间,专程到小刘家看望其叔父,帮助小刘叔父向村委会和当地政府争取了低保,临走时自己拿出1000元钱塞到小刘叔父手中。近年来,俎强先后为战士捐款5000余元,帮助21名战士取得函授本科文凭,45名战士取得职业技术等级证书,5名战士考入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