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寨村的好支书吴跃进
商洛日报讯(见习记者 王倩 方方)见到吴跃进是在村里的“幸福院”,一树樱花开的绚烂无比,青砖瓦房在雨后尤有韵味,更凸显出院落的整洁。一排看过去,有图书室、娱乐室、亲情联系室,吴跃进介绍说,这幸福院是平日里村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
今年57岁的吴跃进是洛南县四皓镇冀寨村的村支书,上任3年,村民对他“有话说”。
“你看这幸福院,还有你们来时走的水泥路,都是变化啊,是吴跃进当年竞选支书时许下的承诺,现在都变成真的了,群众打心眼里高兴啊”冀寨村的老党员冀德全说。“这只是你看到的,不光这些,村里311户人,吴支书原来承诺说要让大家的腰包鼓起来,上任后他就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鼓励村民种植烤烟和养鸡,现在村上烤烟户有30户,年收入基本在15万元以上呢,以前谁能想到自己一年能挣这么多钱。”冀寨村文书冀志平满脸激动地说。
说到承诺,3年前吴跃进从来没想过要当村支书,走上这一岗位,为群众做些实在事成了他对自己的要求,这都得力于3年前四皓镇创新推行的“双推双审双选”农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办法,当时是由党员和群众一起推荐,在推荐的人中间由群众审议选出自己心中的能人,组织上审定用准人,最终确定的候选人经镇党委批准后,召开“双选”大会,先由全体党员选举支部委员,再由全体有选举权的党员从新当选的支部委员中选举产生支部书记。在选举中,候选人要发表竞选演讲。
“当时能被村民选出来还是很意外的,考虑再三,既然群众相信咱,就要对得起大伙儿的一片信任,演讲时许下承诺,一来是对村民的责任,二来是对自己的鞭策。”吴跃进说。能再次回到村里,也缘于村民对他的帮助和关爱。原来早在1994年春节前夕,他家里因为突然失火,所有的东西瞬间化为乌有,他带着妻儿暂住邻里家度过春节,最困难的时候,村民一边帮他筹备吃食,一边帮他想办法。过完春节他带着一家五口去外地打工,到2000年时赚了些钱,念着村里帮助过他的人,他毅然回乡创业。“当真是感谢当年村里人帮助我才得以渡过难关,现在我就得为村民办点实事,记得当年村上的路到处是坑坑洼洼,有次晚上下雨没带手电筒,一脚踩进泥洼里,溅了两腿泥,这个记忆太深刻,当了支书后第一件事就想赶紧先修路,让村民出门方便。”吴支书说到。
吴跃进说,去年冬天之前,全村修通4公里的水泥路,实现了他“组组通水泥路”的承诺,其中有近两公里路况比较艰难,开始先跑项目,定路线。“修路是好事,但是牵扯到有的村民房子、树需要拆和伐的,当事人就不愿意了。”村主任屈引虎说。吴跃进一次又一次地劝说,最难做思想工作的一家,他跑了几十趟,整整劝说了近一年。路通了,致富就不远了。据了解,冀寨村共有311户,1217口人。养殖户有7户,共有5万多只鸡,每户每月收入约七八千元。屈引虎说原来村上没有人养殖,经过考察觉得养鸡很适合在本村发展,吴跃进先后跑过山西、河南大型养殖场学习养殖方法,了解养殖管理技巧,回来传授给村民,风里来雨里去从来没怯过。以前村上种植烤烟的也少,他发觉当地的自然条件很适合种植烤烟,他一边鼓励村民种植,一边筹款新修烤炉,3年来修建烤炉25个,方便烟农使用。
2013年8月,吴跃进在村上建起了“幸福院”,让有闲余时间的人有了读书看报、娱乐的地方,帮助一些留守老人定期联系在外打工的亲人。“去年农历九月九重阳节的时候,东洼组的一个80多岁的老婶子,儿女都不在身旁,哭诉着说儿女不要她了,找到吴支书,吴支书先哄着老人平静下来,给她讲了儿女在外的辛苦,后来联系了她的儿子,叮嘱他对老人多上心,那个儿子后来时常打电话给老人。”村民吴志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