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先锋视角

躬耕杏林三十载

躬耕杏林三十载

2014-06-12 10:28:50

  商洛日报(朱恢军 周姗姗)他扎根基层卫生工作三十余载,在开拓柞水农村健康之路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他淳厚而朴实、刚毅而自信,像杏林的春雨,滋润着患者的心田。他就是全国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柞水县下梁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徐光荣。
  1983年7月,21岁的徐光荣从陕西中医学院毕业,带着满腔热血来到柞水县曹坪镇中心卫生院工作,这一呆就是12年。十多年艰苦的基层生活并没有击退他工作的热情,“勤奋努力,脚踏实地”是他为自己立下的座右铭,他认真对待每一个患者,不知疲倦的工作学习,很快成为当地群众信赖的医生。1995年他被任命为柞水县下梁中心卫生院院长。那时候的卫生院仅是一个破破烂烂且只有200平方米业务用房的老卫生院,医疗条件相当差,在全县处于倒数位置,为了满足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及谋求卫生院自身的发展,徐光荣亲自跑项目、要政策,历时8年将院址由原石镇迁至下梁镇,新建了2栋砖混结构2000余平方米的门诊楼、住院楼。到目前为止,该卫生院已配齐200mAX光机、B超、心电图、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20余台,固定资产由过去的不足20万元增加到260余万元,净增资产240余万元,综合实力已跻身县中心卫生院的前列。2013年8月徐光荣被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荣誉称号。
  徐光荣在工作上总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重大事件上更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2003年抗击“非典”工作中,他亲自带领流调人员,多次置生死不顾,深入柞水县火车站留验站、西川患者家中等地排查“险情”。2003年5月1日晚12时左右,由于“五一”假期,返乡人员较多,接到县“非典防治指挥部”电话,西川有一疫区返乡人员发烧需进行排查,徐光荣接到电话后,立即安排其他同志在办公室处置工作,自己火速随同镇上分管干部连夜赶往患者家中,排查返乡可疑人员,等到返回医院时已是凌晨3时。
  具有肛肠特色专科技术的徐光荣经常接诊来自全县各地的肛肠病患者。2012年4月的一天,正在西川下乡做慢性病随访的他,接到来自丰北河镇一名45岁痔疮患者电话(且已来到卫生院门诊),他安排好其他下乡人员继续工作,自己回到单位,立即给患者做检查并办理住院手术,当天给患者做了手术。家属为了答谢他,特意装了200元红包塞给他,他却婉言谢绝了,并语重心长地对患者家属讲:“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赶来本身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请放心、手术我一定会尽力做好的,不必花这些不应该花的钱。”多年来,像这种事例很多,他坚信“廉洁行医乐于奉献”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本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