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先锋视角

亲情倾注三十年

亲情倾注三十年

2014-09-30 08:58:01

——记山阳县板岩镇敬老院院长李福桥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记者 赵有良 通讯员 贾永学)
  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有谁会对一群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32年如一日,从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洗浴晾晒、问病抓药,悉心照料,深情胜过最孝顺的儿女?这些,山阳县板岩镇敬老院院长李福桥做到了。
  1982年8月,原色河区北沟乡敬老院成立,四间土坯房,两口黑铁锅,这便是敬老院最值钱的家当,6位院民中两名弱智,4人肢残,平均年龄63岁。敬老院成立三个月,两任院长嫌苦嫌累,都一走了之。看到这种情况,李福桥主动请缨,消息一传出,亲戚邻里都说:“你疯了,放着镇政府伙管员的好差事不干,咋去啜这个大萝卜。”让父母更担心的是李福桥的婚事,当年他只有24岁,还是个没有对象的毛头小伙子。可李福桥毫不理会这些,毅然走进了敬老院,这一干就是32年。
  2012年8月,北沟、板岩、马滩三乡敬老院合建,李福桥起早贪黑,从筹集捐款到材料采购,从材料验收到边角边料利用,都细心过问,用他的话说,敬老院的资金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千万马虎不得。在他的打理下,板岩镇敬老院又快又好的得到扩建,建造楼房三栋56间,院民发展到100人。为了节省开支,他动员妻子免费为院民做饭,并将自己的两亩承包地无偿拿出来为院民种菜。
  他对院民体贴入微胜过亲人。2007年凌晨零点,83岁的孤寡老人钟长琴拉着李福桥的手,不停的比划,她已经卧床三个月,李福桥每天都要亲自来照料她,他明白了老人想吃饺子的想法,二话没说叫醒妻子,为老人包好饺子,并一口口的喂给她吃,老人吃完饺子,满足的笑了,当天夜里便离开了人世。敬老院多是痴呆聋哑之人,不大讲卫生,李福桥不离不弃,陪他们散步,为他们定期检查身体,剩饭剩菜不过夜,每周安排对院民衣服清洗一次,每天打扫房间,为院民洗头,培养院民天天洗脚的习惯。
  李福桥三十年如一日,先后将28位孤寡老人养老送终,将9名孤儿养大成人,4人成家立业,一人送进大学校门。有人问起说:“像你这么聪明的人,若不在敬老院,早就成大款了。”李福桥总是淡然一笑:“钱挣多少够啊,照顾院民的工作总要有人来做!”
  由于李福桥的辛勤努力,赢得了社会各界一致赞誉,他先后被省老龄委授予“陕西省孝亲敬老之星”称号,被市老龄委评为“商洛市孝老之星”和“商洛市十大孝子”,连续22年被镇党委、镇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最近,又被山阳县评为孝老爱亲最美山阳人披红戴花受表彰。
  李福桥,一个山区朴朴实实的农民兄弟,不管岁月如何交错,甘于清贫,对孤寡老人的爱从未改变,用一颗爱心温暖着那些弱势群体,用朴实的行动传播着传统美德,为社会无私奉献着人间大爱。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