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先锋视角

80后民警的担当

80后民警的担当

2014-12-09 09:54:13

刘子涵深入社区商店调查了解群众对治安防范的需求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王涛)刘子涵深入社区商店调查了解群众对治安防范的需求
  他是“80后”人民警察,从警6年,无论在哪个岗位,在他身上,可以看到有一种态度叫学习,有一种情怀叫爱民,有一种责任叫奉献。他就是商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刘子涵。
  “肯学”是他进步的阶梯
  少时的刘子涵每当大人问他长大做什么时,他都会说:“我长大了要当警察,专抓坏人!”终于,梦圆了。2008年,他被分配到了商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工作。当时,他25岁,标准的80后,当许多同龄人还在憧憬、迷茫的时候,刘子涵却已参与并侦破了多起有影响的案件,在摸爬滚打的历练中成长为商南公安战线上的佼佼者。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保护一方平安,才能对得起‘警察’二字。”走上工作岗位的刘子涵除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之外,还学习掌握了计算机应用、办公文秘等方面的知识,用于侦办案件和服务群众。作为80后,他那种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精神十分难得,也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
  工作以来,刘子涵现场勘查1000余起,协助出具鉴定书500余份,整理案件资料1000余份,计算机上录入基础信息1000余份,在网上串并案件100余起,发布刑侦研判信息500余份,同时协助参与其他案件办理700余起。
  “尽责”是他工作的法宝
  “警察的职责就是奉献”,从头顶“金盾”的那一刻,刘子涵心中就定下了这份承诺。6年来,他用不平凡的行动,兑现着自己的承诺。在刑侦大队工作期间,加晚班,放弃节假日休息,可说是家常便饭,也不知道牺牲了多少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工作期间,他告诫自己条件越艰苦,越是磨炼自己的大好机会。
  在从事刑事技术工作的同时,刘子涵积极主动地参加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等侦办工作,认真细致勘查犯罪现场,努力提高现场的发现率和提取率。在工作中,他充分发挥网上作战特长,在网上进行案件串并及案件信息的研判,及时将研判信息在网上发布,为一线的侦查破案提供方向。工作中不分份内份外,不分上班下班,在侦办案件中既勘查现场做好勘验工作,又参与案件侦查及犯罪嫌疑人的搜捕、追捕工作。先后参与了100多起重特大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作为一名侦查员他每一起现场都认真细致的勘查,一点一点地寻找案犯留下的蛛丝马迹,及时准确地为外围调查组提供犯罪现场信息,为准确划定侦查范围,确定侦查方向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爱民”是他坚守的宗旨
  “公安姓公,民警姓民;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刘子涵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在侦破“2010.·2·3盗窃案”中,看见受害人十余万现金被盗,而且当时接近年关,这十余万元现金都是要发放给民工的工资,如果案件不破现金追不回来那么这些苦苦劳作了一年的民工连个年都过不好。看到这种情况,他在现场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不离开,对现场一寸一寸的进行勘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通过现场勘查,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在锁定嫌疑人后,他又参加到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工作中,两天两夜未合眼,由于现场勘查仔细,在现场发现了大量证据,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最终被攻破,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使案件迅速侦破。
  在侦破“2013·4·5”陈军系列抢劫杀人案中,他利用网上作战和信息化手段对嫌疑人的锁定和抓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成功抓获嫌疑人后,为了使案件能够顺利起诉,让罪犯得到应有的惩罚,他放弃休息,又赶赴铜川、山西等地为案件补查材料,调取与案件相关的各类证据。在工作中,他忍受身体上的伤痛从不喊累,想着那些枉死的无辜百姓,不为别的,只想让逝者安息。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