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贾书章)今年冬季,山阳县银花镇岬峪沟村20多万袋香菇获得了丰收,村里10多户香菇种植户挣了钱,群众都笑着说,是村支书陈炳军带领他们走上了致富路。
岬峪沟村有2个村民小组,710多口人,村里山地多,平地少,生产生活条件差,是银花镇的贫困村之一。2008年,时任村主任的陈炳军和村委会一班人多方争取,投入资金80多万元打通村口进沟的4公里水泥路,使这个小山沟一下子通畅了许多。2010年,多方努力,争取水务局投资400多万元从岬峪沟沟垴引水源,铺设引水管道4000多米,解决了本村和上店子村及银花镇1900口人的饮水困难。路通了,饮水困难解决了,山沟里人的出行和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为增加群众收入,陈炳军组织群众发展产业。依托岬峪沟村丰富的林业资源,发展板栗300多亩、核桃600多亩,种植黄姜200亩,天蓝星160多亩。2011年,当了5年村主任的陈炳军转任为村党支部书记。为了给群众找到致富门路,他先后两次跑到河南南阳学习香菇种植技术,看到村里人发展香菇缺乏技术,积极性不高,陈炳军带头发展香菇2万袋,经过精心培育,香菇种植获得了成功,一下子调动了村民发展香菇的积极性。他引导回乡创业的谢向东发展香菇,在土地使用和周转资金上予以帮助,谢向东学会了香菇种植技术,并和陈炳军一起带领村里10多户群众依靠发展香菇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种植业搞上去了,陈炳军又组织村里的养殖户发展养殖业。村民杨新怀喜欢养猪,陈炳军多方鼓励他,帮他解决具体困难,杨新怀一年养猪40多头。河道组村民贾明海在他的引导下养猪30多头,还在村里搞起了散养鸡,岬峪沟村的养殖业实现了零突破。
陈炳军关心村里的孤寡老人。黄志刚老人家里有3口人,今年秋季老伴离世,黄志刚和30多岁的智障儿子相依为命,陈炳军多次去看望黄志刚老人,为他解决生活困难,使父子俩安然过冬。王安成老人今年63岁,一家5口人生活困难,陈炳军帮其办了低保,并在生活上多方给予照顾。村里几个孤寡老人房屋老旧破烂,他亲自动手和泥参瓦,帮助住房困难户维修房屋。岬峪沟人大多居住在岬峪沟两旁的山沟里,交通和生活条件差,陈炳军争取移民搬迁项目,解决了村里居住地交通困难的50户群众的住房问题,移民小区经过绿化亮化,一个新岬峪沟以靓丽的风采展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