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行走历经磨难
“我要用徒步的方式完成一个梦想,为此我准备了11年。在此后的十年零二十天里,我一直徒步走在中国的土地上,也就是说实现这个梦想用了二十年。”雷殿生如是告诉记者。
10年的行走,他穿越了高原、峡谷、森林、草原、沙漠、戈壁和无人区,遭遇了19次抢劫,经历了雪崩、泥石流、沙漠风暴、野兽袭击等40多次生死考验,历尽艰辛。在神农架,他食不果腹,最后只能生吃蛇肉;在罗霄山,他被一条巨蟒穷追,精疲力尽之际急中生智扔出一串点燃的鞭炮才得以解围;在西藏阿里无人区,被一群野狼围攻,他把自己的衣服点燃扔向狼群,才得以自救。
回想起10年徒步经历,罗布泊之行令雷殿生最是难忘。据了解,罗布泊的年降雨量18-33毫米,年蒸发量2000多毫米。在那里,由于极度干旱,生死三千年的胡杨成片地倒下、枯萎,罗布泊也因此被称为生命的禁区。进入罗布泊之前,雷殿生甚至做了走不出来的准备。在路上他见到过很多干尸,其中很多人是探险者;天空不见一只飞鸟,没有任何飞禽敢穿越此地。没有食物时,他就找蜥蜴、蚂蚁、土拨鼠等吃。
2008年11月8日下午,与外界失去联系50多个小时的雷殿生,终于走到营盘古城。雷殿生转回身,朝着能看到自己脚印的来路,虔诚地跪拜。在跪下的那一刻,雷殿生泪如雨下。
一块版图血脉无阻
雷殿生说:“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用双脚把祖国的土地全部丈量出来。”从1998年到2008年,他走遍了全国各地,最南到了西沙群岛,最北到了中俄边境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最东到了黑龙江抚远县乌苏镇,最西到了新疆乌恰县境内的伊尔克什坦。他走过了川藏、滇藏、青藏、中尼、新藏及唐蕃古道6条进藏路线,历时一年走遍青藏高原,又历时一年走完新疆。
“那样光走路也不足以完成我的心愿,我喜欢探险,我关注中国的环境,我非常想了解中国56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以及民族文化,那么我就将‘探险、环保、民俗’放到我的十年徒步里面,用它们来完成我的梦想。”雷殿生说,10年间,他走访了中国56个民族聚居地,拍摄了近4万张照片,扛回了重达2吨的文字、图片和实物资料,后来他专门为此建了一家个人展览馆。
在采集资料的同时,雷殿生也深深体验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同时他还将自己的知识带给少数民族地区。在云南高黎贡山探访独龙族时,雷殿生发现地里的玉米苗太过密集,长势不好,便找来当地的年轻人,教他们疏苗;到了内蒙古境内的鄂伦春族聚居地,看到用桦树皮做成的精美器皿,他鼓励他们把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物件展示给更多的人。
在路上,雷殿生常常遇到好心人,留他过夜,帮他治伤,给他吃食,他被深深地感动着,并力所能及地回报。2000年1月26日,徒步旅行中的雷殿生与香港卫生署签署了捐献身体器官的协定——如果遇难,愿意将全部器官无偿捐献。
一次邂逅情系商洛
“在这10年时间里,我在陕西走了4次,独自穿越秦岭3次,来商洛2次,与商洛结下了不解之缘。”雷殿生告诉记者,他现在还清楚地记得,2004年的5月8日,他第一次来柞水。一过终南山隧道,他便感觉来到了另一片天地,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他很难想象在西安这个大都市的郊区竟然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柞水县政府还送给我了一本县志,我将它放在了自己的个人展览馆。”
如今身为商洛生态大使的雷殿生,对商洛更肩负了一份责任。他说,在他10年的行走经历中,他感觉一个地方的生态旅游业要得到好的发展,就必须重视环境保护。雷殿生清楚地记得,2002年5月31日,当他在珠穆朗玛峰海拔7000多米的冰川上发现很多不可降解的垃圾时,尽管呼吸困难,他还是默默地捡起那些垃圾,装了满满一大蛇皮口袋,将它们背下了山。“现在商洛有这么好的一个生态环境,我们一定要将它保护好。”雷殿生说,“我们每一个个体的力量太弱了,必须去唤醒更多人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