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先锋视角

甘当黄牛耕春田

甘当黄牛耕春田

2015-07-16 09:09:35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文/图 记者 王尚锋 谢 非

屈宏伟认真核查每一个接警记录和处理情况

屈宏伟认真核查每一个接警记录和处理情况

  年少时,他就有着当警察的梦想,这梦想在他的艰辛努力下终于实现。从入警的那一天起,属于他的这部“警察故事”就拉开了序幕,实干、坚毅、执着等等词汇编织成他人生的关键词。他叫屈宏伟——洛南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
  立志从警
  从小家住农村,受影视、小说作品的影响,屈宏伟有着警察梦。高考结束,填志愿时,他第一志愿填的就是警校。由于当时交通信息不通,错过了体检机会没有被录取。无奈,他被补录到商洛师专。毕业后,他又请求转到公安岗位上。
  1997年8月,他终于如愿以偿——到洛南古城派出所上班。在那儿,他身兼三职,当内勤又当户籍警,还有责任区,工作热情很高,一天到晚只盼着所长给派活。两个月后的一天深夜,值班室里,突然来了位头上满是鲜血的报案男子,说街道上有人打群架,请求制止。看到群众流着鲜血,忙了一天的同事已经休息,他就一个人跟着群众匆忙来到街上处理事件。
  原来,几个在街面上修摩托的男子喝醉酒后因琐事发生冲突。几个醉汉听说有警察来处理问题,但却见是生面孔还没穿警服就没当回事,还动手打了屈宏伟。所长来后,当面批评他说,按规定出警应当是两个人,也应穿警服,还要讲技巧,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在所长的点拨下,他要来法律书籍仔细学习,还认真阅读派出所档案室的2000多卷案卷,一有机会就跟着老同志学习办案。半年后,他已经具备了一个警察应有的素质和水平。
  善啃“硬骨头”
  对于一些“硬骨头”案件,他“啃”起来也毫不手软。
  打群架,往往让警察最“头疼”,因为这些案子取证难、结案严、审核程序更严。一年后的一天,古城街道上又打群架,有群众也有镇干部参与。面对街面上的群众打架,普通群众几乎都不愿意作证,怕得罪人。接到任务后,屈宏伟二话没说,连续用了4天多时间,苦口婆心地走访了20多位群众,最后参与打架的6人,有5人受到了法律应有的制裁。这在古城群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时间,街道上打架斗殴事件少了许多。
  古城镇四联村有一位老年人和50多岁的智障儿子相依为命。2002年3月,因琐事起冲突,老人的儿子被邻居打伤住院,但是邻居事后外逃。看到母子十分可怜,也出于职责所在,屈宏伟骑着摩托三天两头到涉事家里找,3个月后,迫于无奈,涉事邻居主动投案并承担责任。
  2005年6月,古城镇新城村一群众在麦田里发现一具女尸,警方现场勘查,认定是一起凶杀案。在案情分析会上,屈宏伟依靠记忆和直觉,想到几年前,自己阅读的2000多卷案件中,一何姓男子曾在1997年因耍流氓被劳教3年,很可疑,他及时汇报了这一线索,专案组把何某锁定为重点嫌疑人。专案组依据这一线索,3天时间就侦破了这起没有明显线索的要案,把何某抓捕归案。
  敢于担当
  1999年夏天的一天,姜某在古城街与何某吵架,姜某顺手从一西瓜摊上拿起西瓜刀就追砍何某,将何某砍伤后又追砍挡架的群众。接到报警后,副所长王天宇和屈宏伟以及一同事到现场处置,在劝说姜某放下刀的瞬间,屈宏伟乘其不备健步从后边上去,死死抓住姜某持刀的手,在同事的协助下,将姜某的刀夺下,直接把姜某扭送派出所。

  • 相关阅读
  • 一心为民的女支书

      记者 肖 云   “我的脚下沾有多少家乡的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对群众的真情。”当村支书10年,面临的困难,受过的委屈无数,然而,宋清洁却用这句话为自己的付出做了注脚。41岁的她个头不高,但说起...

    时间:07-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