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先锋视角

破案标兵

破案标兵

2015-07-28 09:50:49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文/图 记者 王尚锋

处理家庭、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成为薛向珺(左一)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处理家庭、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成为薛向珺(左一)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他从部队转业进入公安系统,虽然转换了角色,但军人的品质没有改变,能吃苦、愿奉献成为他成长的鲜明特点,如今已成为处理矛盾纠纷的行家里手,公安系统的优秀破案“标兵”。他叫薛向珺,洛南县城关派出所民警。
  善于学习
  1994年,薛向珺部队转业被分到保安派出所。刚当上警察,角色转换了,一时让他感觉有些无所适从。1995年冬季,地处洛河岸边的保安镇大雪纷纷,寒风刺骨。一天,30里外的五龙沟村发生一起爆炸未遂案。接到报警,所长带领薛向珺紧急赶赴现场。由于路况差,他们途中只好踏着积雪,艰难步行。到现场后,群众见到警察冒着大雪赶来,不禁流着泪连说谢谢,感激和期盼之情顿时流露出来,这让薛向珺感到了公安工作的分量和责任。
  从那以后,薛向珺更加增强了干好公安工作的热情和决心。他坚持学习各类法律知识,虚心向老同志学习请教,从实际工作中学习经验。他还利用空闲时间,抓紧看书学习,用3年时间获取了公安管理自修大专文凭,又用4年时间获得了党校法律专业本科学历。7年后,他已成为具有较强综合协调能力和精通公安业务的“行家里手”。
  敢于创新
  干工作如果中规中矩,那么有些工作就可能停滞不前。薛向珺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和解、和睦、和谐”的“三和”工作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2012年5月,家住城关镇一社区的王某和邻居因庄基地界产生矛盾。二人对骂厮打起来,王某将刘某下嘴唇咬伤。薛向珺出警处理这一矛盾,他多次出面调解,但双方互不相让。后来,刘家一纸诉讼将王某告上法庭。正当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的关键时刻,王某之妻唐某又诉求希望调解。
  具体调解任务又压在了薛向珺等人肩上。薛向珺又一次来到王某面前,但王某态度依然强硬。薛向珺想到古人有首诗句,就念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他解释说,清朝有个大学士,一天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大学士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这首诗句,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古人尚如此大度,你也应该学学。随后,王某转变了态度,表示愿意调解,县上领导出面并邀请一书画家将这首诗写成书法赠送给当事人,积怨的双方握手言和。
  2013年12月,城关镇一位60多岁的妇女邢某,因组长把垃圾台修建在自家门口而发生冲突,邢某被打伤住院。但是组长既不承认错误也不承担医疗费。无奈,薛向珺亲自把村干部、邻居叫到一起调解,他通过换位思考,对组长说:“将心比心,如果将垃圾台修在你家门口,你咋办?”他讲明情理,分析要害,仅仅用了一下午,组长主动认错,移走了垃圾台,一起矛盾纠纷就地妥善处理。
  严格执法
  宁愿磨破嘴、跑断腿,也不能出一件次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不枉不纵,办铁案不留后患。薛向珺始终遵循这一铁规。
  2012年3月,接到群众举报:城区一酒店有一伙人进行违法活动。在案件无准确线索的情况下,他果断提出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建议采用发动群众举报线索进行奖励、严格从业人员动态管控、充分利用优势获取信息进行侦破举措。5月,专案组开展收网,将正在介绍容留卖淫的违法犯罪嫌疑人管某等四人一举抓获。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