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进仁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被父老乡亲所熟知,不是因为他多有钱,而是因为他有一颗菩萨心肠。30多年来,他慈善济贫不留名、捐资助学不间断……每一天、每一年,时间在变,不变的是善心与善行。
2002年,镇安中学樊照成、吴远芹分别考取清华、北大,拿着入学通知书却因为无法凑足学费而伤心绝望,正当他们和家长熬煎时,江进仁向两位贫困学生伸出了关爱之手,为每个学生资助2000元学费,并为每人购置了必要的学习生活用品。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其他几位私营企业同仁也解囊相助,使两名困难学子顺利跨入了大学校门。
2003年,江进仁个人捐出5000元资金,并动员、组织城区9名个体户及私营企业老板捐资2万余元,资助11名贫困大学生入学。回龙镇王家坪村一名叫赵霞的学生考取了黑龙江大学,因家里贫困打算放弃上大学的机会。江进仁得知后,专程赶到赵霞的家里资助了1000元,并鼓励赵霞树立自强的信心与困难抗争。回到家后,江老又联系到县城另一个体户,终于解决了赵霞的学费。入学时,江老还花了300多元钱为赵霞购买衣物,亲自将赵霞送上北去的列车。赵霞的父母含着泪水说:“感激你们这些好心人的帮助,给了我女儿一生的前程啊!”
从小父母双亡靠奶奶拉扯大的樊文彩,父亲痴呆全靠母亲种地为生的李瑶,家庭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张丹……很多学生是江进仁从高二起就一直资助,解决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他从青春年华到白发满头,直至现在病魔缠身,也忘不了给贫困学生捐资助学,2015年,他委托女儿江平将3000元现金通过个私协送到贫困学生手中。江进仁老人高兴地送走了与他一起生活了3年之久的王自锋等7位贫困学生,看着他们都以优秀的成绩步入渴望已久的高等学府,江老心里轻松了许多,因为这些学生与他年轻时的经历是那样的相似,但他们最终没有像他一样留下一生的遗憾。
镇安中学、永乐中学、青槐小学、县河小学、第二中学等校建工程他都积极捐资支持,成为全县“集资兴教、造福后代”的典范。商洛聋哑学校及本县的柴坪、达仁、木王、西口、东川、黄家湾、米粮等边远乡镇的中小学,他都为贫困学生送去过捐助,不少学校还去过不止一次。
每到周末,江老的家里就热闹起来,那些接受他资助的高中学生,总是怀着急切的心情来到江老家中,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得到每个周的生活费用,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从江老那里享受到家的温馨。
每当节假日或新年来临,老人最快乐的莫过于阅读那些从大学校园里飞来的雪片般的祝贺卡片;每当寒暑假来临,老人最惬意的莫过于和那些前来拜访的孩子们嘘寒问暖。
心存善念勇立潮头搏激流
春天的风,夏天的雨,有爱,就不怕风雨;秋天的叶,冬季的根,有爱总相互眷恋。他朴实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金子般的心,30多年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而重复的事情,但这一件件“小事”,却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每一个家庭的幸福。
镇安“6·9”“7·18”“8·29”和“10·1”4次大型洪灾发生后,多少父老乡亲在洪灾中呻吟。尽管江老年岁已高,但他仍一次次冒着危险走进灾区,每次捐资都在5000元以上。他把物资送到灾民家中,把捐款放进灾民手中,帮助解决乡亲们的燃眉之急。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大地震,牵动着江进仁的心,他第一时间为灾区捐款5000元,并以自己的行动和感召力动员工商界人士积极向灾区募捐献爱心。在募捐会上,他号召全县个体私营企业老板,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携手帮助汶川灾区人民渡过难关。在募捐活动中,各工商企业老板、个体私营业主及员工纷纷慷慨解囊,你一万我三千,争先恐后地上台捐款。这次空前盛大的募捐活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现场募捐达1375户,捐资高达56.8万余元,创商洛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