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见习记者 余婷)9月的柞水县干佑镇车家河村处处充盈着丰收的喜悦,家家户户都呈现着迷人的丰收景象,一串串金灿灿的玉米挂在屋檐下,红艳艳的辣椒晒了一院子,还有那乐得合不拢嘴的媳妇们在院落里砸毛栗子。“今天我们来学习画一只可爱的小蜗牛,想想蜗牛都有什么结构,蜗牛是不是背上背了一个大大的壳?”一个响亮的声音从车家河村委会院子飘出来,“是。”一片稚嫩的应和声紧随其后。这是车家河村的村官付婷在教村里的孩子们画画。
付婷,一个25岁的女孩,已经在车家河村做了3年村官,由最初的村主任助理到而今的支部副书记,她一步一个脚印,执着的、认真的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付出。
给村里娃辅导作业
为了尽快融入农村,掌握村子的情况,付婷一到车家河就对全村群众进行走访。在走访的过程中,她发现村里的年轻人许多都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带着孙子孙女生活。有一次她到一位大叔家里去,正和大叔聊他们家的近期收入状况时,他十多岁的孙子拿着英语课本,拽着爷爷的袖子问一个单词怎么读。大叔不会英语,自然没有给孙子教单词,倒是把孙子训斥了一顿,嫌他打扰大人了。那位大叔告诉付婷,孙子在家做作业也没人照看,没人辅导,影响孩子学习成绩。付婷又去其他村民家中,遇到过好几次类似的事情。
暑假开始了,孩子们三五成群,或到池塘边摸鱼,或爬到树上掏鸟窝。在村里,时常有爷爷奶奶到处找孙子,喊着让回家写作业的情景。付婷便有了帮村里的孩子辅导作业的想法了,她找来小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和村干部一起,把孩子叫到村会议室,办起暑期辅导班。大人小孩都高兴极了,村里在家的十多个娃全来了。孩子们在会议室学习,她在会议室办公,有问题的留着到她工作间隙集中处理。孩子们学累了、学腻了,她教孩子唱歌、画画,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从此,暑期的孩子不再是“野人”,他们有了学校外的老师——付婷老师。
帮村民选玉米种
刚到村上的付婷,和大多数村官有着同样的感受,看到艰苦的工作环境犹豫过,看到大家怀疑的目光动摇过,但她也和大多数村官一样,在犹豫和动摇之后,还是选择了坚持。
2011年3月,付婷从一组村民周宗林口中得知,村里几乎每年都有农民因玉米种子选择不宜,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当时正在春耕备耕,村里急需大量的优质玉米良种。为了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子,付婷马上联系包村的市信用联社办、柞水县信用社及县种子公司,很快购到玉米良种1600斤。村上没有车,种子公司不送。付婷便自己找了一辆车,将玉米种子运到村上,送到村民的手中。“当时的场面真是热闹,像过节一样,我们拿到玉米种子,心想这是村上集体给买的,应该不会错,给我发了4斤玉米种子,我收了800斤玉米,付支书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周宗林说。“我们村当年玉米产量增加了20%。看到沉甸甸、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我也沉浸在村民们丰收的喜悦之中了。”付婷说。
2012年9月,付婷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特岗教师,这对一个处在艰苦环境中干着琐碎工作的女孩子来说是件很幸运的事。她的家人特别支持她去当老师,认为教师职业单一、轻松,不操多少心,女孩子干这行非常适合。朋友们也认为这是她一次重新选择职业、改变工作环境的好机会。付婷没有听从家人和朋友的,依然留在车家河村做她的村官。她说,她被村民信任了、感动了,她不能轻易放弃这份收获,农村虽然条件艰苦,但在农村,年轻人同样可以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