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爱情,美满的婚姻,幸福的家庭,无一不是我们向往和追求的目标。然而,身处现实的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读懂爱情,更难以把握婚姻。与此同时,爱情与婚姻也越来越脆弱,似乎经不起任何考验。
在《爱情婚姻经济学》中,著名经济学者刘正山以经济学的独特视角,灵活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向我们揭示了爱情与婚姻背后的深层含义,如用经济学中的理性分析、权衡爱情和婚姻中的利害关系,以解决现实的情感问题。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认为爱情是纯美的,不应该将其与金钱、经济利益等世俗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当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因为用经济学分析爱情与婚姻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人们看到了经济学对广泛的人类行为的巨大价值,其中就包括爱情与婚姻。
《爱情婚姻经济学》一书便是用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向我们道清经济理论之于爱情和婚姻的重要作用。如互补效用造成的“两情相悦”、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及托媒、怕老婆、出轨等经济学成因分析,还有用最少成本实现幸福最大化、结婚对象不求最好但求合适、婚姻如何“恒久远”等暗合经济规律的爱情婚姻法则。
说到底,我们常常为脆弱的爱情和婚姻而伤透脑筋,大多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如何经营爱情。假如我们计算清楚“美满婚姻相当于年赚十万美元”,那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因二套房贷收紧政策而离婚,不管他们是真离还是假离;假如我们弄懂了爱情的边际效用理论,那就不会有众多青年男女为寻找初恋情人而郁郁寡欢,因为此举很难增加双方的幸福感……
懂得一点经济理论,对处理好情感问题,免于爱情和婚姻的失败会有益处。(作者 郭志刚 来源:大众日报)
(刘正山:《爱情婚姻经济学》,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