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播到腾讯微博
学区房,一个特别的名词。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同样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独特的现象,随着这回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一切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小学学区的房产。另外,一些重点中学附近的房产也会收到学生家长的青睐,在学校附近购买房产居住,将有利于家长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学区房成为一些房地产商的一个促销手段,好的学区房普遍高出其他房源的20%,尽管价格不菲,但往往广受关注。
产生原因
家长追捧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购买学区房成投资接力跑
家长买学区房纯粹是为了让孩子获得进入重点学校的资格,房子大小无所谓,环境差点也能接受。一旦孩子毕业之后,他们就会把房子卖掉。买学区房的客户大多都是这种想法。
北京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公司组团经理夏琴:“他可以稳定居住六年,而且学区房它是不会往下掉价的,六年以后再卖的时候还能保值,还能升值。”买学区房现在就成了一种接力跑。学区房代表着进入重点小学的资格所以就成了接力棒,完成使命后再卖给下一位家长。不过,再卖掉学区房对有些家长来说那还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他们现在最要紧的是先得买到学区房。因为他们的孩子就该上学了,很多学校都规定:孩子在落户学区房3年之后才能入学。像他这种情况,其实(如果)户口落进来了,但是符合了一些教委的规定,但是学校有自己的一些土规定,比如我要提前三年还是两年(落户),但是达不到这规定,我户口在这儿,然后可能交一部分赞助费,然后应该也是可以上。但是这个具体还得他跟学校去交流这个东西”[1]反映问题就近入学本来是个意图良好的政策,可现在,对不少家长来说,却意外结出了学区房这颗不得不咽下去的苦果,甚至成为一场停不下来的金钱比拼游戏。尤其是,当这场游戏的参与和推动者还不仅仅是望子成龙的学生家长,还有房产中介和开发商的时候,就近入学政策陷入了尴尬。
的确,按照专家的说法,与交纳赞助费择校相比,通过购买学区房择校是一种进步,体现出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它避免了交纳赞助费所带来的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用市场化手段让择校规则变得简单和透明。但是,把择校变成择房,仍然是一种变相的不公平。家里经济条件好些的孩子就近进好学校,条件不好的孩子只能靠边站。显然,这与政府当初推行就近入学政策的目的还是背道而驰,明里买房和暗里交择校费,在结果上没有多大的区别。
学区房会不会像赞助费择校一样,成为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呢?其实,不管是赞助费择校,还是买学区房择校,都是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因为优质资源的集中和稀缺,这才是症结所在。只有从根本上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才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才能消除学区房的市场基础。
其实,不止是学区房,学校和地产联姻在当下的房地产市场上显得越来越普遍,在很多开发商的广告上都极力突出宣传周围的名校,借以作为涨价的理由。一种不公平导致另一种不公平,从根本上说伤害的是家长和消费者的利益。我们的有关部门,还有房地产商们,在追逐利益的时候,不应该忘了自己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四大要素购买“学区房”要特别注意户口的迁移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山寨学区房”,也就是说,购买学区房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否则会弄巧成拙。
购买学区房 落户是关键
对出于子女就读而购房的情形而言,尽早落户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业内人士表示,在二手房买卖过程中,由于产权过户与户口迁移并不是同时进行,一般情况下是先办理产权过户手续,而后再行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卖家将原有户口从房产所在的地址中迁出,而后买家才能将家庭成员的户口迁入。其关键问题是,户口的迁出和迁入有前后关系,即必须是原有户口全部迁出之后,才能办理户口迁入手续。否则,即使产权属于自己,但仍有可能会面临由于房中仍有户口未能及时迁出而无法办理迁入手续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