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武器装备

从“烈火-3”看印度导弹真实水平

2010-03-30 17:23:22

来源:新华博客

  影响弹头命中精度的因素还有再入气动效应造成的随机偏差。一般而言,弹头越大、再入速度越低,此偏差越大。美国60年代研制的洲际导弹上使用的小型化再入载具Mk12底部直径53.3cm,长183cm,再入气动效应造成的随机偏差况且有270m。对于烈火3这样再入速度慢,体积巨大的弹头,此偏差不太可能小于300m。

  不过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在DRDO公布的第四次飞行试验录像中,烈火3导弹的实测弹道与设计弹道居然出现了肉眼都可以看得出来的偏差!笔者只能说,烈火3的命中精度实在是个谜团。

  7,弹头性能

  印度官方宣称,烈火3能够携带200kt当量的热核弹头。然而,从1998年印度核试验的地震波监测结果来看,印度从未进行过200kt当量的热核武器全当量试验。甚至于印度是否掌握了氢弹设计技术都是一个非常值得怀疑的问题。正因为印度官方在核能力上的公开宣示一贯虚张声势、浮夸造价,美国核武器专家T.Reed和D.Stillman在《NuclearExpress》一书中直斥其为骗子(fakirandfaker)。

  印度媒体还宣称,这个200kt当量的热核装置重量小于450kg,甚至有250kg的报道。我们知道,美国经过上百次核试验,才从最初的氢弹进化到当量200~400kt,重185kg的小型化核弹头W50(用于Pershing导弹)。印度居然可以不经过核试验就掌握这样的技术?况且,就算印度的热核弹头真的有如此轻小,烈火3的弹头为何又如此的大呢(体积约2.5立方米)?一个简单却合理的解释是,印度的核武器设计非常初级,只是一个内爆法的钚原子弹,体积巨大,直径在半米以上,与美苏中法等国的百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性能相差甚远。

  8,发射方式

  烈火3导弹由于质量太大,比世界上最重的陆基机动导弹──俄罗斯的白杨M还要重,实在无法装载在公路机动发射车上,不得不采用所谓的“铁路机动”发射方式。烈火3导弹飞行试验准备的大致流程是:在技术阵地测试好导弹─吊装到导弹发射车上─转运到发射阵地─射前准备─发射。烈火3导弹的所谓“铁路机动发射车”,只是一个非常简易的发射装置,更像一个轨道式转运车。

  尤其搞笑的是,试验中一些设备居然由一辆卡车装载到现场与轨道发射车对接。难道印度的卡车也可以在铁路上行驶吗?而且这个轨道发射车发射前居然需要千斤顶来支撑,地面还要临时设置排焰道。这意味着在普通铁轨路基上是根本无法进行底盘调水平的,导弹如何发射?况且,烈火3的弹体裸露,弹上设备能否经受日晒雨淋?

  世界上唯一服役过的铁路机动发射导弹武器系统──苏联的SS-24由一列发射列车作为一个作战单元,列车一般由6~8节车厢组成,其中2节车厢各装一发导弹,电源车车厢、测控车车厢、指挥通讯车车厢各1节,其余为人员生活车。列车平时停放在导弹基地的车库内或支线、专用线上,战时可作长距离的机动转移,在铁路上的任一点实施发射。弹道导弹的铁路机动发射还需要解决平台快速定位定向、发射车底底盘自动校水平、列车行进间对导弹进行测试检查及射前准备工作、导弹发射时发射车底盘后座力的传导等一系列问题。难道这些问题印度都解决了吗?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考察,相信读者不难对印度导弹的真实水平得出自己的结论。

  • 相关阅读
  • 中美俄反导拦截导弹比拼:红旗-9杀伤空域大

      对比  能够在大气层外拦截弹道导弹,此前只有美国“爱国者-3”系统具备技术能力。2009年10月12日,《解放军报》载文,我国地空导弹专家、空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所长朱祝华大校称,中国新型导弹已可...

    时间:03-30
  • 美刊:中国新型武直将配备欧洲发动机

      2010年2月8日出版的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登载了该刊驻台北办公室主任温德尔-明尼克(WendellMinnick)和皮埃尔-特兰(PierreTran)二人的文章,文章标题是“中国将为其攻击直升机配备欧洲的发动机”。...

    时间:03-30
  • 广州军区军械工程师研制出火箭弹多功能搬运车

      头发灰白,精神矍铄,目光敏锐,脚步稳健。  走进车间,他俯下身去,仔细查看摆放在地上的新移炮机。这批移炮机很快将被运送到全军数十个军械仓库。1台,2台,3台……他抚摸着这些凝结了自己心血的...

    时间:03-30
  • 外媒:中国将自行升级苏30可加挂Kh-31导弹

      亚洲军事评论2月号发表文章,称亚太地区空军正在发展拥有新型现代化战机的军队。文章称解放军空军现代化正进入扩军建设阶段,其不仅将大规模生产歼-10系列等国产新型战机,还将在获得许可证的前提下生产中国版苏...

    时间:03-30
  • 美智库:中国预警机相控阵雷达技术领先美一代

      美国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中国简报》18日发表文章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C4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与情报/监视/侦察)能力正不断增强,而解放军空军更是在ISR领域内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部署了空警-2000及空警...

    时间:03-30
  • 外媒:中国四代机性能将超越美国F-22A

      澳大利亚空中力量杂志博客日前发表文章称,中国正在研发第四代战机,或可称为F-14,研发目标最终将达到甚至超越F-22的水平。第四代战机(根据俄罗斯标准为第五代战机)具有达到“4S”标准的能力,即超机...

    时间:03-30
  • 简氏:中国成功为武直-10更换国产发动机

      简氏原文配图:欧直公司的EC-175在2009年12月4日进行了首飞,中国将在直-15的(研发)道路上继续前行。  2010年2月17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的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登载简氏集团赴新加坡空射武器编辑罗伯特-休森(Ro...

    时间:03-30
  • 以军展示“巨无霸”无人机被指具备攻击伊朗核设施能力

      以色列空军22日展示一种巨型无人机,航程足以覆盖伊朗。  一些分析师说,这种无人机技术先进,滞空时间长,具备侦察、攻击伊朗核设施的能力。  体型堪比波音客机  这种无人机名为“苍鹭”TP...

    时间:03-30
  • 中国四代先进战机歼14有10大突出技术性能

      关于中国第四代先进战斗机歼14的研制,据可靠消息,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根据最新的研判,该型战斗机离正式闪亮登场的日子已经不再遥不可及了。由于有美国的第四代战斗机F-22的主要作战性能和对中国的现实威胁在...

    时间:03-30
  • 功不可没:第三代飞豹将是真正的战略轰炸机

      自“飞豹”问世以来,不断有人在问“飞豹”属于几代机。2008年珠海航展上新“飞豹”高调亮相,表现不俗,这个问题重被提起并引起了网友们的争论,有的说“新飞豹”属于...

    时间:03-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