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其中不乏专业人士)对“新飞豹”的前景并不看好,原因有二:一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各航空大国也是军事强国普遍发展多功能战机,专用攻击机前途暗淡;二是从国内情况来看,国产三代机歼-11的最新发展型歼-11B/BS已是对空/地/海性能兼优的先进多功能战机,不输于国外先进多功能战机,完全可以涵盖“飞豹”的作战任务包线,这就置“飞豹”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对“飞豹”持否定态度的人士,严重忽略了“飞豹”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中国的现实国情。“飞豹”名曰歼击轰炸机,但飞我以为把它定位为攻击机——中重型攻击机则更为确切。这恰恰是军迷们乃至专业人士存在争议最大的地方。关于“新飞豹”的定位暨“新飞豹”在中国空中力量中的地位问题,2008年11月4日在珠海航展开幕之际,“新飞豹”总设计师唐长红接受东方网专访时表示:“‘飞豹’系列飞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中重型、超音速、全天候歼击轰炸机,是我国目前的进攻性主战机种,主要担负防区外对海、对地全天候精确打击的任务;歼-10飞机是一种以空对空作战为主的防御型战斗(歼击)机。”
“飞豹”恰恰满足了中国空军从国土防空向“攻防兼备”的转型需要应运而生的,并与歼-10“猛龙”形成了一对“天地绝配”(“猛龙”负责天上,“飞豹”看着地/海面)的黄金搭档。换言之,“飞豹”是中国攻防兼备型战略空中力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两代“飞豹”总设计师都透露出了非常重要的信息:2005年陈一坚院士就说“‘飞豹’已经研制到第三代”,第一代“飞豹”就是“老飞豹”,早已全部升级完毕综合性能接近“新飞豹”;第二代“飞豹”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新飞豹”或者说歼轰-7A;那么第三代“飞豹”又是什么呢?我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第三代“飞豹”应该包括战略型“飞豹”——能够携带远程巡航导弹执行战略攻击任务的“飞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揭去神秘的面纱而惊鸿一现的。2008年唐长红总师又提到“‘飞豹’系列飞机”,这“飞豹系列飞机”就不是一型飞机,也不会只是我们现在都知道的“老飞豹”和“新飞豹”,按照正常的逻辑推断,作为一型担负中国空中力量重大战略使命的“飞豹”战机,除了战略型“飞豹”外,还应有电/侦型“飞豹”和伴随加油型“飞豹”,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请大家放心,新飞豹从设计到建造,每一个零件完完全全都是依靠我们自己的‘中国力量’,绝对不需要依赖外国的支撑,我想,新飞豹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它的神圣使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想,唐长红总师的自信不是凭空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