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异五岳,列翠满长安”。登上海拔2604米高的终南山,才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远近山峦起伏,宛如一幅中国画。千亩杜鹃林,白花、红花竞相开放;秦岭万亩草甸,嫩草吐绿,野花吐芽,正是心驰神往的地方。从一颗墨松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秦岭南北气候的不同,朝北树干突兀,饱经风霜;向南,嫩绿,枝叶茂密。如在此住帐篷夜宿肯定酷爽,但因太冷,我们舍弃。山顶风云变化莫测,一会儿是阳光直射,一会儿乌云满天,吟起了唐朝诗人王维的《终南山》一诗: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山顶有一个冒水泉,泉水清洌甘甜,找了些枯柴干枝,顺便烧了一壶水,煮了方便面,喝几口白酒,动手下行。向西不远便是国家牛背梁羚牛保护区。
秦岭以南,山峦高度不大,植被较好,坡度较缓,1点我们准时出发,在低矮、潮湿的丛林中,一直断断续续走了4个来小时才到柞水花门楼,这一段是原始的秦楚古道,尽容一人通过,道路狭窄,不好走。5点半到达花门楼后我们乘车经秦岭隧道大峪口7点到达柞水县城。柞水县城是一个园林城市,住宿不贵,普通标间仅60元,吃得有洋芋糍粑、神仙豆腐、烧烤,腊肉等地方特色小吃。现在柞水旅游出现“井喷”,可能价格都涨了。
第二天睡到8点起床后,吃过小米稀饭菜夹馍,历经40分钟到达了堪称“西北一绝”的柞水溶洞。柞水溶洞位于西安市南秦岭山中柞水县城南13公里的叉路口,磨石沟南4公里的石瓮乡一带,面积约17平方公里,距西安市160公里。
这里自然环境灵秀典雅,景点多而集中,既有可与瑶林仙境媲美的喀斯特溶洞群,又有山清水秀风光迷人的山峰美姿,是一处难得的以溶洞和自然景色为主的旅游区。目前已发现的溶洞有115个,在已探明的17个溶洞中,最为吸引游人、自然景观绚丽多姿、可以开发利用的溶洞有9个。其中佛爷洞、天洞、风洞、百神洞等已对外开放。
因古有“无山不洞,无洞不奇”之说,故有“溶洞群”之美称。洞内钟乳石和石笋干姿百态,各具风采,均可与杭州瑶林仙境媲美,与桂林山水争奇。由于这里系纯净的自然风物,无任何污染,又是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1985年4月25日,原陕西省副省长徐山林游洞后题诗:“神雕鬼凿九分玄,天设地造一奇观。楼台亭廓有怪致,深邃森密幽生寒。偷来人间千幅画,呼出玉宇万家仙。终南胜景知多少,此处别开一重天。”1985年5月上旬,已故的原陕西省地方志编委会主任陈元方游洞题诗:“古洞天功成,人间大奇观。陕西文物盛,四化花争艳。”1994年6月11日,商洛籍著名作家贾平凹游洞题诗:“脸前鸟鸣树,身后蝶恋花。有乳欲哺谁,无戏幕不拉。卧笋思七贤,敲壁想伯牙。归来日暮里,柴门吃糊把。”同日,著名散文作家刘成章游洞题诗:“千年构思万年雕,至今未搁手中刀。大奇大美大艺术,谁人品味不折腰。”
中午12点多在农家乐吃过陕西腊肉等地方小吃,喝了农家自酿的包谷酒,晕晕乎乎。没有去过凤凰古道,因为下午时间紧,我们坐车直接去柞水火车站乘坐4776次到西安的火车。下午16点到达西安。
现在全长18.02公里的西柞高速公路已于2007年5月1日通车,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秦岭终南山隧道,道内灯光变幻,景观各异。1个小时即可到达西安,免受坐火车之苦。
千年秦楚古道,不仅风光秀美,更有各种历史典故和深厚的人文故事。
且不说翠华姑娘的历史传说, 翠华山的名称由民间传说而来。相传古时候泾阳县有位姑娘金翠华,美丽善良,勤劳聪明,与邻村潘郎相爱,她的兄嫂却逼翠华嫁给富家子弟。临嫁之夜,“翠华忍泪无一语,月明三更俏离去”,逃入终南山,她的哥哥闻讯赶来,追至太乙山中,见翠华坐在石洞中,急忙上去拉时,突然“霹雳一声山岳崩,地动山摇烟雾滕”,山间出现太乙池,翠华化为神仙而去,从此,人们把这座山称为翠华山。还有刘秀从长安逃往柞水吃“珍珠粥”的故事。长安现有有王莽乡刘秀村,是产“贡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