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批准就经营股票,这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办案民警曹警官说,实际上,2005年,作为万通前身的帝杰公司曾被工商部门以涉嫌传销查处过。后来,于克利将该公司注销,改名为万通国际公司。
沈阳警方查实,万通国际公司的销售网络分布在辽宁、北京、天津等7个省、市,发展区域代理商61人,涉及群众3200余名,涉案金额达2亿多元,销售股票近3000万股;公安机关依法查封、冻结该公司涉案资产近7000万元。
今年3月26日,专案组获悉,主要犯罪嫌疑人于克利即将出境,为防止疑犯脱逃,专案组随即赶赴沈阳桃仙机场,将于抓获。随后,将李某某等7名企业高管抓获,并经检察院批准予以逮捕。
至此,一个“空手套白狼”的骗局被捅破。
混淆上市骗“股东”
利用国内群众对境外股票市场上的“上柜、报价”来混淆上市概念,达到欺骗目的
对沈阳警方查处万通国际公司,王静并不理解,“哪个公司上市不需要时间,你们警方一查处,公司就倒闭了,不查的话,真上市了也未可知”。
办案民警曹警官称,王静的观点代表了一批受害者,他们还坚信万通能在境外上市,“万通公司未经国家证监部门批准,私自销售股票,本身就违法,扰乱了正常的证券市场秩序”。
专案组副组长、沈阳市公安局副局长王晓刚认为万通公司的骗术对群众极具诱惑性,且十分隐蔽,“一方面利用参与者发财心切,以企业上市会有数十倍的利润回报做诱饵,引诱消费者购买他的高价产品;另外,他利用国内群众对境外股票市场上的‘上柜、报价’来混淆上市概念,达到欺骗目的”。
于克利称,他并不认为自己违法,是对上市的理解不同而已,“在国外,上了OTCBB就意味着上市了,我没有非法买卖股票,我只是配送和赠送。你既然有我公司的股票,就是股东,就是公司员工,有义务为公司发展做出牺牲和贡献”。
然而,如果没有原始股票做诱饵,一台几百元的机器是否有人愿花8700元购买,于克利则无言以对。
“万通案中购买股票的,90%都是老年人、妇女,身体多病、离退休与下岗人员,都是弱势群体,他们投进去的钱都是治病钱、养老钱与救命钱。”曲警官称。
沈阳警方介绍,因为查处及时,万通公司管理层基本没来得及转移非法所得,查封的7000多万资产,已最大可能保障了受骗群众的利益。
“希望能尽快拿回自己的养老救命钱。”7月4日,70岁的退休教师朱成品说,也是自己投资太盲目,“这个教训太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