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于当前中国社保制度水平这一问题上,褚福灵认为,我国社会保障系统已取得巨大成就,城乡覆盖人数已超过6亿,且待遇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褚福灵表示,中国已经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养老保险为例,有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覆盖了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及其他一些公民,在制度上已达到全覆盖的程度。“因为我们中国人口众多,又是发展中国家,所以说从这一点来讲的话,这是一个巨大进步”,褚福灵说。
褚福灵还指出,目前社会保障覆盖的实际人数也在不断提高,职工养老保险现在已覆盖了3亿多人。“由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有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还在试点,按照计划今年就应当全覆盖,覆盖的人数也会逐步增加。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大概覆盖的人数也达到了大概3亿左右,应当说力度是很大的,”他说。
在谈到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时,褚福灵表示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在不断提高,职工养老金从2005年以来连续提高养老金,迄今为止是八次提高养老金。养老金水平从最初的大概六七百块钱,到现在的1500块钱左右。所以就这样来看,中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而医疗保险、城乡保障制度等也在建立健全。
争议4:养老金空帐是否存在?自己会不会无钱养老?
18项社保资金结余3万亿 养老金发放有充分保障
近一段时间,关于中国养老金缺口、空帐等问题引发各界担忧。对此褚福灵称,所谓“空帐”并不是说“没钱了”,这和中国的基本养老制度有关系。社会统筹就是先筹现付,个人账户逐步积累,到退休时再用这笔钱,这是中国养老制度设计的初衷,但由于改革的复杂性,以及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当期收当期发的钱存在缺口,资金来源,如说财政投入等也不是很充分,把本该积累的钱当期发放,提前支出,这样就出现一个缺口。
对于未来是否会出现“该养老时发不出养老金”这一状况,褚福灵说,个人账目还是逐步积累,目前有13个省在主要做实,国家也在投入大量资金。根据最近审计署公布的2011年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报告来看,中国18项社会保障资金结余3万亿,所以说在当期看没有缺口,能够完全保证我们各项社会保障待遇的支付。
褚福灵表示,对未来是否会发不出养老金这个问题大可不必担心。首先,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保障,或者说是国家信用,开展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是国际惯例,是政府的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是政府的责任。第二,中国要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以养老保险为例,中国建立了个人账目,主要做实会积累一笔钱,这是第一。第二还有全国社会保障理事会的储备基金,目前来看大概有六七千亿,一旦养老金出现缺口这笔钱也可以当期发放。第三,财政要做预算,养老金多少可以计算得出,如果可用资金不足,可以做到预算之中,所以可以确保养老金按时发放。
争议5:养老金双轨制如何能破除?
双轨制存在有合理性 改革要动既得利益制度仍在探索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并行的“退休双轨制”,长期受到各方声音质疑。8月2日《人民日报》也刊文称,实施差别化退休就怕差出不公,如果养老保险“双轨制”不及时加以妥善解决,任何有关退休年龄调整的风吹草动,都会招致更大的不满。
对此褚福灵认为,双轨制是历史原因形成的结果,并且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不像企业有市场营收,自负盈亏,而是公益性质,经费来自国家财政拨款。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一部分人也不都纳入社会保险制度,或者纳入也有一些特殊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