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日前发表报告指出,医疗辐射是人类接触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报告称,在全世界人口遭受的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各种辐射中,20% 来自医疗辐射;而在所有人为因素导致的辐射中 ,医疗辐射所占的比例高达98%。
同时,在放射医学界,移动式的放射诊疗设备被认为是当前放射防护中最值得警惕的现象。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异物外科的史常文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C臂机属放射诊疗工作中风险最小、技术难度最易的一类。“C臂机的X射线是一种电离辐射,最敏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器官主要有甲状腺、性腺、晶状体等。没有恰当放射防护,在使用过程中会给操作人员、手术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但每个人患癌的几率不同,个人体质和对射线的敏感度也不同,确定两者间的必然联系很难。但还有一些疾病,与接触放射的时间和大小呈正比,比方说白内障,放射性皮炎和放射性色素沉着。”
专家的研究报告表明,医院手术室C臂机安全防护薄弱。
暨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邢春凤等人,曾对分别来自广东26所三级甲等、7所二级甲等、4所其他医院的37名手术室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发现37所医院中,11所医院没有防X线透射的专用手术室,18所医院有防护设备但数量不足,4所医院没有防护设备,17所医院手术室拍X线片时从没有挂过警示牌。同时,X线照射期间医护人员严格使用防护装置的占56%,仍有22%的医护人员不使用防护服,从不戴X线检测牌的护士占54%。
“C臂机使用过程的电离辐射防护,是很多医院放射诊疗工作管理上的弱点。而相关手术室四面墙体和玻璃肯定是做了铅化处理,至于天花板和地板有没有做防护就不好说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说。
史常文补充道:“据我所知,骨科的人经常不穿铅衣,他们的防护相对来说不会很好。最简化的防护服全套也要20公斤,一台手术两三个小时,穿着如此重的衣服,还要操作很精细的手术,这也是不现实的。通常两三台手术后,这套衣服就全部湿透了。”
史常文告诉记者,如果医生的工作确认是跟X光线有关系的话,必须取得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上海还有地方的考试。
据史常文介绍,持证的医护人员,卫监局会统一发放专门的辐射计量器,供工作时佩戴在隔离服里。“计量器每三个月一换并送到相关部门来测量你三个月来累计的吃光量。如果超过了一定的数量,是会勒令禁止你的工作的。此外,持证人员每年也有专门的体检,不合格者也要停止工作,除公休之外,每年还要脱离放射岗位两到四周。”
“但现在的问题是,不是每个接触到射线的人都会办到这张证并享有这些权利。国家也没有硬性的标准来规定哪些人必须考取这张工作证。医院一般不会主动要求放射科人员和长时间接触人员以外的其他的人员去考这样一张证。
史常文建议,如果医生有自我保护意识,应该主动找医院要求去考。他同时还提醒医生和患者,在接触照射以后,首先要洗澡来减少残留在身上的射线,“手术前后喝牛奶也可以帮助代谢体内的射线”。(新民周刊)